第六百七十二陆文渊、林展 (第1/3页)
安宁县,清河镇。
陆家大宅。
陆文渊坐在书房中,看着从重山镇送来的信件。
陆妙书站在身旁,安静的等待着。
安宁县有三个大家族,杨氏、卢氏、陆氏。
杨氏无需多说,如今已是辽东杨氏。
卢氏不可避免的没落了,虽然卢氏与杨氏的关系莫逆,这么多年来都保持着比较亲近的关系,但是卢氏连续两代人都没有出现可用的大才,哪怕这些年杨氏对卢氏多有提携,卢氏依旧不如从前。
如今卢氏连个进士都没有,只有几个举人充场面。
不过卢氏那几个举人都有官身,都在辽东任官。
虽然都只是县令、县丞、主簿之类的小官,但依然算是一个官宦家族。
而陆氏不同,陆氏有陆文渊,现在陆文渊是辞官在家,但他在辽东官场上的人脉绝非一般人能比的。
再说陆文渊可是探花出身,官至布政使,若是他当初不辞官,现在最低也是一个尚书。
如今陆文渊是要威望有威望,要名气有名气,要能力有能力,要经验有经验,可以说是辽东文官第一人。
杨承业欲要起兵,自然不会忽略了这位表叔。
在杨承业下令准备出征的第一时间,就写信送来安宁县,请陆文渊前往重山关主持大局。
没错,就是主持大局。
虽然蒋南国已经投靠杨承业了,杨承业也准备重用他了,但重山关太重要了,必须要有一个绝对可以信任的人来帮杨承业主持大局。
陆文渊看完信件之后,捋着花白的胡须沉思了片刻
“你去杨家村一趟,跟杨明辉说一声,就说我三日后会启程前往重山关,让我那些学生随我一起去重山关!”
回家的这几年,陆文渊也没有闲着,经常会跑去杨家村的族学授课,他在杨氏族学中收了三十多个学生。
杨承业要争霸天下,需要的不只是将士,还需要大量的文官,他那些学生正好合适。
能被他看上眼的学生自然不是庸才,如果正常科举的话,或许没有几个能考得功名,但如果是做官的话,那肯定能把事情办的妥妥帖帖的。
“好,我这就去杨家村!”
陆妙书立即应道,随后退出书房,先安排家中的管家收拾行李,准备三天后前往重山关,借着又带着几个随从骑马去了杨家村。
其实陆妙书的能力也很不错,他是陆文渊的长子,一直都跟在陆文渊身边,帮着陆文渊处理一些公务,经验十分丰富。
以他的能力,足以担任一地主官,知府、知州都是没有问题的。
若是再自己主政几年,差不多也就能独当一面了。
除了陆妙书外,陆文渊的次子陆妙文更是已经取得了举人功名,若不是世道太乱,他今年应该入京赶考的。
杨家村距离清河镇很近,步行的话,半个时辰也就到了,骑马更快,一路小跑,不到两刻钟,陆妙书就来到了杨家村。
如今的杨家村已然大变样,早已不是曾经的那个小村子。
说是杨家村,其实更像是一个镇子,比之清河镇规模还大,而且杨家村还建造了很多亭台楼阁,只是建筑风格有些粗犷,不如那些大城内的建筑精致。
而杨家村标志性建筑物是文武藏书楼,两座楼阁足足有六丈高,有七层,并肩而立,在杨家村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
文武藏书楼,顾名思义,就是存放书籍和功法的地方。
里面有很多经史子集,武道功法,与杨家的藏书阁不同,杨家的藏书阁主要存放武道功法,虽然也有儒家的经史子集,但并不多。
而杨家村藏书楼存放的儒家经典非常全面,并且其中还有很多孤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