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证据

第一百零五章:证据 (第2/3页)

都纷纷开口为这件事做了一个认证。

百姓们听了这么多身份不同的人都说是真的,纷纷点头。

这时说书先生又拿出了第二份圣旨。

“这份圣旨,是惠帝十八年的:司农寺卿周楚暮,试种占城稻、谷神麦三年成功,二者产量远非普通粮种可比,实乃国之利器,利在当下,惠及千秋。周楚暮造福天下百姓,恩泽万世子孙,可称贤德矣。赐司农寺卿周楚暮御笔御砚、御字御画,并赐白银万两、黄金十斛。令丞相宋璟负责全国推行良种,将占城稻和谷神麦推行天下。”

“丞相当年被惠帝提拔为司农寺卿后,带着司农寺官吏探查全国,搜寻新的的粮食种子,为了试验新种子的产量,丞相三年没有离开农田一步,亲自耕种,守在田里,双脚没有一刻不泡在水里,最后才试验出了占城稻和谷神麦这两种神器。然而丞相三年苦功,最后却只被惠帝赏赐了些黄金白银,乡亲们可想想,这是为什么?”

原因自然多种多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当时朝中以王太师为首的党派一直在打压周楚暮,分薄他的功劳,甚至陷害攻讦他;二是这个功劳实在太大了,连惠帝也眼馋了,惠帝当时没有特意为周楚暮扬名,就是为了把推行良种的功劳揽到自己头上,让全国百姓都念着他的恩德。

这件事其实算是周楚暮和惠帝之间的默契,周楚暮献上了这个功劳,惠帝后来才会念着周楚暮的好,看重他,将他视为心腹,对他愈发重用起来,有了皇帝作为依仗,周楚暮才能在朝堂上以不到而立之年身居高位,在太师赢无忌和丞相宋璟的联手打压下,一路青云直上,最后甚至击败了赢无忌和宋璟,成为大魏丞相。

“原来占城稻和谷神麦真的是丞相送给我们老百姓的。”

“惠帝真是赏罚不公,丞相立下这么大的功劳,居然就只赏了些字画金银,简直——”

“丞相是我们的大恩人啊!”

“我真该死啊,丞相对我一家有大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