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人屠白起 (第1/3页)
白起与王翦,廉颇,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白起号称人屠,这个恶号是因为在长平之战中坑杀四十万赵军而得名的。
从此以后,山东六国的人再听见白起之名无不惧怕。
这位战国时期赫赫有名的军事统帅,在战场上战无不胜,攻无不取,为大秦统一天下立下无数战功。
但就是一样难得军事天才武将,最终却被自己效忠一生的君主秦昭襄王赐死。
这背后的原因,着实令人欷歔。
“秦昭王十三年,时任左庶长的白起,率领秦军攻占了韩国的新城。”
“次年,韩釐王以公孙喜为将,联合东周、魏两国军队反击秦国。”
“此时已为左更的白起在丞相魏冉的举荐下,担任秦军主帅抵抗联军的进攻。”
“白起先击败东周军队后,与韩、魏联军大战于伊阙。”
“因韩、魏两国军队各怀异心,都不愿先和秦军作战。”
“于是白起先设疑兵与韩军对战,然后趁魏军不备,以精锐突然突袭魏军将其击溃,随后韩军不战自溃。”
“此战斩首二十四万,并将公孙喜俘虏,占城五座,战后白起以功再升国尉。”
“韩、魏两国自此元气大伤,白起趁机渡过黄河,攻取韩国安邑以东到乾河的土地。”
“此后几年,秦国又连续对韩、魏两国发起攻击。”
“秦昭王十六年,白起攻占魏国垣地。”
“但随后又将其还给了魏国,此后秦国又攻占了韩国宛地。”
“至此,韩、魏两国再无力对抗秦国,在秦昭王十七年不得不向秦国割地求和。”
“秦昭王十八年,白起升大良造,奉命与客卿司马错伐魏。”
“一路攻城拔寨至轵,占领大小城池六十一座,并在次年又与司马错攻占了新垣、曲阳。”
“此后魏国转而结交赵国,秦昭王二十七年,白起奉命攻赵国,夺取狼光城,斩首两万余人。”
“同时,秦国将目光转向南方的楚国,司马错从陇西出发攻占了楚国的黔中。”
“取得成效后,秦昭王二十八年,秦昭王与赵国暂时停战,并派白起大举攻楚。”
“白起在楚国别都鄢城,引长渠之水灌入城中,楚国军民溺死数十万,并占领邓等数城。”
“次年,白起又攻陷楚国都城郢,并一路东进至竟陵、南攻至洞庭湖边。”
“楚王被迫逃亡,迁都于陈。”
“此战后,秦在郢地置南郡,白起被封为武安君。”
“秦昭王三十一年,白起伐魏,攻取两城。”
“秦昭王三十四年,赵、魏两国联合攻韩,魏冉、白起率军援韩。”
“仅用八日时间疾驰至华阳城下,大破赵魏联军,斩首十三万,追击败逃的魏将芒卯,又擒获魏将三人。”
“此后白起又击败赵将贾偃,并溺毙赵军二万人。”
“战后魏国将其南阳之地献予秦国,向秦国求和。”
“秦昭王四十一年,秦国以范雎代替魏冉为相,实行其远交近攻战略,将韩国列为其攻打目标。”
“秦昭王四十三年,白起奉命攻打韩国陉,占领攻陷陉等五城,斩首五万。”
“此后两年,白起连克韩国南阳、野王。”
“至此,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联系完全被切断,韩王便请将上党割让给秦国,换取秦国罢兵。”
“但上党太守冯亭却暗中与赵国联系,表示愿将上党郡十七个城池献给赵国,希望以此促成赵、韩联手抵抗秦国。”
“赵国经过商议后,封冯亭为华阳君,派平原君赵胜前去接收上党,并以廉颇为将驻守重兵于长平,以待秦军。”
“此举激怒了秦国,秦昭王四十六年,秦国攻取韩国缑氏、蔺。”
“秦昭王四十七年,又派左庶长王龁攻打上党,上党百姓纷纷逃亡至长平。”
“同年四月王龁攻长平,期间虽取得了一些战果,但廉颇坚守不战,战局陷入了僵持。”
“于是秦国展开了外交策略,首先热情接待了来求和的赵国使者,以此表示秦、赵已和解。”
“防止其他诸国来援救赵国,并暗中将垣雍割让给魏国,劝其不要救赵国。””
“同时又施展离间计,让赵王以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替换廉颇为将。”
刘彻:作为秦朝最伟大君主,秦昭襄王为何非要赐死这位功勋卓著的大将。
只能说,白起是军事上的天才,政治上的小白。
可以说,政治上的不成熟,导致了白起的不幸,因为君王的威仪不容质疑。
白起出身不高,就是一个普通人,但魏冉却看中了他非凡的军事天赋。
白起的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