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百代文宗韩愈 (第2/3页)
。
作为一个愤青,韩愈不得不发声。
这时期他阐述了自己把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古运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主张,也是他发起开展古文运动的代表作。
文章石沉大海,没有如他所料,一呼而百应。
“公元803年,关中大旱,百姓们忍饥挨饿、流离失所。”
“街上饿殍遍地,民不聊生。”
“身为京兆尹的李实却对上封锁消息,谎称粮食丰收、百姓安康。”
“唐德宗一听没事,便收回减免租税的诏令,这让亲眼目睹严重灾情的韩愈出离愤怒。”
““一面是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李实,一面是卖儿卖女挣扎求生的百姓。”
“孰轻孰重,韩愈心里早有判断。”
“第二天一早,韩愈把《论天旱人饥状》呈于殿上,将真实情况铺展在德宗面前。”
“却不想,德宗不仅没有怪罪李实,还听信其谗言,把韩愈贬到了广东阳山县。”
“荒蛮偏僻,人烟稀少,来到这里,几近与世隔绝了。”
“一片赤胆忠心,却遭到如此对待,任谁的心中都是苦闷失落的。”
“而这样严重的贬黜经历,韩愈却遭遇过不止一次。”
“公元805年,韩愈从阳山重返京都后,仕途依然不顺。”
“他在宦海沉浮十余年,起伏升降,皆是常态。”
“到公元819年,他更是遭遇了政治生涯中的滑铁卢。””
“当时,唐宪宗整日沉迷佛道,欲求长生不老。”
“于是便有了六开宝塔,谏迎佛骨。”
“此举,在长安掀起了佛教热。”
“本来宗教之事,算不上对错,百官也懒得管这事。”
“何况大家都看得出宪宗对佛教推崇备至,谁又上赶着去找不痛快呢?”
“可佛教的到来,弄得长安城人心浮躁、社会不安。”
“佞佛误国,韩愈岂会袖手旁观?”
“于是执笔一挥写就《论佛骨表》,言辞犀利,要求烧毁佛骨。”
“他怎不知,自己的行为无疑会惹怒宪宗,招致祸端,但他还是这么做了。”
“果然,宪宗看到奏折后大发雷霆,下令要将韩愈处以极刑。”
“面对圣上的震怒,韩愈倔得出奇,始终不曾改口。”
“旋即,韩愈被贬至潮州,即刻上道,不容停留。”
“两次贬黜,都是因言获罪,由此能看出韩愈的秉性。”
“哪怕在官场浸泡数十载,看透里面的弯弯绕绕,他也不愿融入其中。”
“不看人脸色,不顾及面子,拼着得罪权贵的风险,也要把实话讲出来。”
“他的行为看起来较真,却是忠言逆耳,苦口良药。”
“身处名利场,却不被罗网困住,所言所行,只求无愧于心。”
辛弃疾:唐代第一文豪韩愈,原来一生如此坎坷。
韩愈献上一篇文章给当时权势滔天的太尉李德裕,满怀期望地等待赏识,然而等待他的却是冷遇。
李德裕并未对他的文章有任何回应,这让韩愈大为失落。
他在诗中表达了对自己才华无用武之地的无奈,文章何用,不如归去。
韩愈不灰心,他决心通过古文的振兴来改变唐代的文风,为后世留下真正有价值的文字。
为此,他提出了文以载道的理念。
强调文章的真正价值在于传播儒家道义,而不是辞藻的雕饰。
他的这番思想在《进学解》中得到了更为系统的阐述。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通过这种朴素的语言,他鼓励学子勤学苦练,反对浮华轻浮的文风。
他还积极推荐文学青年,敢为人师,广授门徒。
这一举动受到了当时士大夫的诟病,抨击如洪水般倾泻而来,韩愈以文回应。
于是,中国历史上阐述师道的伟大名作《师说》诞生了。
韩愈在文学上的影响力,随着他的代表作《师说》的问世达到了顶峰。
韩愈的愤青品格表现的淋漓极致,对那些耻于相师的士大夫之族以冷酷的嘲讽。
在文章中,韩愈开篇便提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他通过这篇文章,不仅表达了对儒家教育的推崇,还批评了当时轻视教师、尊崇虚华风气的现象。
《师说》是韩愈文以载道思想的集中体现,他认为教育和文章的最高目的在于传承道义、解惑施教,而不是追求虚荣。
《师说》一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许多学子都被他强调师道尊严的理念所打动,这也为韩愈在文坛上赢得了崇高的地位。
在那个时代,不顾流俗,不怕笑侮,是要有些勇气的。
写完《师说》这一年,韩愈被晋升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巡视郡县。
身在其位谋其政,对于一个愤青来说,这个职位再合适不过了。
尽管在文学领域声名鹊起,韩愈的仕途依旧充满波折。
韩愈走马上任,出任监察御史。
在任不过两月,韩愈微服私访,看到饥民遍野,百姓失所,痛心不已。
而当时负责京城行政的京兆尹李实却封锁消息,上报朝廷说,关中粮食丰收,百姓安居乐业。
作为一个老愤青,哪能容得下他人堂皇胡诌。
他一怒之下,上书给皇帝,不料反遭李实等人谗害,于十二月被贬为连州阳山县令。
韩愈三年任职阳山令,在职期间与民同乐。
并广收学徒,与青年学子吟诗论道,诗文著作颇丰。
一时间,政望远播,声名鹊起。
韩愈受召回长安,历任国子博士,方员外郎,中书舍人等官。
韩愈以行军司马的身份,协助宰相裴度,平定淮西乱,因军功晋授刑部侍郎。
此时的韩愈,可谓位极人臣,荣耀等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