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军”与“政”

第137章 “军”与“政” (第2/3页)

学子……

这几乎是完美解决了吴郡的中基层官吏不足的问题,甚至吴郡所拥有的人才储备甚至远超中原州郡。

管中窥豹……

传闻之中李子坤不仅推演有术,亦有着治国之才,看来确实不假。

‘或许,我主对李子坤的看重尚且远远不够!’

‘此人进可为平乱战乱之谋士,退亦可治理天下之能臣,定可为我主一大助力。若是能拉拢李子坤,且让其投于我主麾下……’

原本单纯是欲至吴郡向李基讨教,一血此前在巨鹿城内被李基击败而吐血之恨的许攸,心中随之萌生了更多的想法。

站于高台之上的李基自然没有察觉到隐没于人群之中的许攸、郭图的想法,而是颇为欣喜地看着眼下热烈的氛围。

这个时代可没有什么工程师可言,识字率更是低得可怕。

因此纵使李基绘制好了挖掘修建的河道图纸,甚至具体标明深度、宽度等等,若没有足够的士子从旁依据着图纸指点也是根本做不到按图索骥。

所以……

‘都是劳动力啊。’

李基看着那些士子的眼神,就宛如是看着一头头静待开发的小白羊。

进了吴郡,还想跑?

李基心中已经在开始琢磨一系列后续依据着“仁德书院”留住人才的手段。

旨在做到:人是完完整整进来的,想走的话,唯有带着尸首回到故土入土为安。

甚至,只要“仁德书院”的热度在整个大汉足够高,吸引来大量的世家豪族乃至于商贾,那么依托着“仁德书院”弄起一片“学区房”也不是不行的。

人才活着就该发光发热,死了也该留有房贷给子孙继续奋斗才对。

而在蔡邕更为详细地诉说了关于“政”的道路具体的种种细则,明面上主打一个公平,且还需要感激以仁德为本的刘备为诸多士子提供了一个造福百姓的平台之后,接着说道。

“以上便是进入书院内门学习的‘政’之道路,另外还有一条名为‘军’的道路,则是由吴郡郡丞李基亲自向诸位介绍。”

随即,在蔡邕的相邀之下,李基迈步从刘备的身旁走了出来。

一身简约的白色士子服,颌下亦已有着几缕细须,五官俊朗非凡,气质儒雅温和,一阵微风吹拂而过,轻轻卷动着士子服与细须,更是将李基衬托得仪态非凡。

“后学晚进陇西李子坤,见过诸位。”

李基道了一句,然后施施然地朝着面前的众人行礼。

当即,许多听闻李三千之名而来,但却是初见李基的士子们只觉得眼睛一亮。

那是与名声相符的仪态,亦是令人心折的气度……

一时间,不少士子纷纷也自觉地朝着李基回礼。

而李基脸上微微一笑,道。

“适才蔡公所言的乃是‘政’之考核,除此之外欲进内门还有一种方式,那便是通过‘军’之考核,也就是通过由基经受神人指点所得的沙盘推演。”

“诸位,请看……”

随即,李基朝着立于书院门楼侧面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