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盐铁和粮食不同 (第1/3页)
毕竟是少府出生的专业人士,对于任何有关经济、共商方面的事,刘舍都有着源自本能,且极其敏锐的嗅觉。
就好比刘荣方才这番话,仅仅只是浅尝遏止的提了一提,刘舍便已经大致明白在这件事上,刘荣是个怎样的思路了。
——粮食和盐铁,有相同之处,自也有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是这两件大宗货物的社会属性,都是日用消耗必需品,且同为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任何文明下的任何整体——无论农耕还是游牧,无论奴隶制还是封建制,只要日常消耗品维持一个合理、平稳的价格,那往往就出不了什么大乱子。
反之,哪怕是先进的后世近现代,一旦粮食、盐等生活物资价格保障,以至于底层民众得不到基本生活保障,那即便是飞机大炮,也保不住一个烂到根上的‘伪现代’政权。
后世的非洲大陆,便是这种‘伪现代政权’的汇聚地。
而同作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粮食和盐铁之间,却也有着一项根本的不同。
——粮食,是作物。
粮食,是由广大农民在社会赋予的价值体系下,天然肩负起其生产工作。
尤其是在如今汉室这样的、处于封建制社会中期的农耕文明,可以说粮食的生产,是由整个国家九成九以上的民众共同肩负。
说的更直白点就是:粮食生意,本身并不存在‘生产’这一环节。
从来没有粮食商人,会亲自种地生产粮食,并将自己生产出来的粮食,当做自己对外出售的货品。
除了极少数体量太小,需要赚这笔钱的小商人,会在倒买倒卖的同时,顺带着也雇人耕作自家土地之外,绝大多数粮商做的,实际上都是收购-仓储-出售的买卖。
于秋后,从百姓手里买下粮食,储存在自己建造的粮仓中,次年徐徐出售赚取差价,是这个时代绝大多数粮商,乃至于如今‘官营粮米’的少府内帑,所一致采取的商业模式。
从这个模式中不难发现,粮食生意,其实就是个倒买倒卖赚差价的生意。
商人群体在这个过程中,唯一能起到的作用,或者说是唯一的竞争力,便是那一座座寻常人家建造不起、维护不起的粮仓,以及能在一定程度上,接受部分粮食因储存不当而导致变质的抗风险能力。
——你是个关中的农人,拥田百亩,今年吭哧吭哧干了大半年,好不容易打下来三百多石粮食,去掉农税、口赋部分,手里刚好剩下粟三百石整。
家中妻儿四个,算上你一共五口,每年的口粮要至少百石,才能保证不饿死。
看上去很宽裕——有三百石粮食的存货,最低生存标准却只有一百石;
哪怕放开了吃,五口人吃掉足足一百五十石,也还能剩下另外一百五十石,用于改善生活,或积攒起来日后置办家业。
可你若是真这么算账,那你们一家五口人明年,怕不是要饿死至少三口。
原因很简单:这三百石粮食,可是有足足三万六千斤(汉斤),折后世足足九吨!
这么多粮食,别说你家那仅有的两间泥屋了,若是真直接堆起来,你们家整个院子都堆不下!
放都放不下,自然就更别提妥善储存,一直存到明年春、夏、秋三季,再一点一点拿出来吃了。
当然,如果不信邪,你完全可以试试。
但你敢赌吗?
敢拿一家老小五口人的身家性命,去赌你那间即没有经验、技术作为支持,也没有足够成本投入保证质量的‘粮仓’,能为你多保下百十来石粮食,让这些粮食留在你手里,而不是被粮商赚走吗?
很显然,你不敢。
在危险临界线徘徊的经济状况,让你根本不具备丝毫抗风险能力。
你唯一的选择,是把这三百石粮食卖给粮商,然后来年用卖粮所得的钱,买回不到二百石粮食回来吃。
当然,你们家也不是有粮食就行。
柴米油盐酱醋茶,人生在世,不花钱的似乎就只有呼吸空气。
所以最终,你们家大概率只会拿一半的钱,买回一百石左右的粮食回来吃,剩下一半的钱,则用于其他零散开销。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你而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