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

第181章 你不卖?我还不吃了呢! (第2/3页)

?”

“不知是加了甜菜汁,还是直接加了蜜……”

“孤,更习惯叫这个东西为:石磨。”

又或者,直接就是失望至极……

只是这面饼,为什么叫‘面饼’?

既然是冬小麦,即宿麦做的,不应该叫麦饼,或是宿麦饼才对吗?

那面饼,那饺子,啧啧啧;

只是想想,我这嘴里都流黄水!

于是,太子宫外有白食——尤其还是极其美味的白食的消息,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便传遍了长安附近,方圆百八十里的范围。

堂堂太子储君,愿意屈尊降贵,在自家门口:太子家,也就是太子宫门外设棚卖粮,本就为刘荣赢得了不少百姓的好感;

——有足足五个人,每个人面前,都无一例外的摆放着一团和好的面。

到第四日,刘荣终于图穷匕见。

“承蒙各位关中父老厚爱,孤,谨谢!”

此刻又是如此谦逊的姿态,更惹得众人连连拱手不止,若不是实在拥挤了些,更是恨不能直接跪下去。

没让朝野内外等太久,刘荣很快便给出了自己的强势一击。

“新鲜出炉的麦饼子,热乎的~”

又是两句话说出口,同时脚下迈出几步,来到流水线的第三部分。

彼时,萧相国主政的朝堂,便会三不五时设下粥棚,以赈济百姓。

好不容易‘消化’掉了,拉出来的时候,跟吃下去的时候也没什么两样——纯纯就是在肠胃里走了一圈,又原封不动得出来了。

“平日里,乡间农户想将粮食脱壳、脱粒,或是将豆磨成浆,便大都是用这个东西。”

至于今日,也权当是太子闲着蛋疼,不惜花费重金,给大家伙儿做了顿这辈子都不知道有没有第二顿的美味。

狐疑的低下头,看了看手中那张面饼的卖相;

面带迟疑的再抬头,却见方才还被刘淤咬住边沿的面饼,眨眼的功夫,就已经被刘淤吞下了大半。

“先看看孤寻得的这个绝世美味,再去买粮不迟。”

有人将面拉成了条;

有人将面摊成了饼;

“大家伙儿也瞧见了——今儿个,太子宫外的售粮棚,都变成了面饼炉;”

在刘淤身上打量一番——看着是个贵公子,应该没有扯谎,或许真是太子的某个弟弟,汉家的某位新封诸侯宗藩;

一边走,一边嘴上还不忘说着:“这面饼啊,是寡人的长兄——当朝太子偶然所得,只尝了尝,便发现美味异常!”

“得知这面饼,不过是用平日里,百姓民都不怎么愿意吃的冬小麦所制,又想到近些时日,关中粮价鼎沸,关中的父老乡亲们饿了肚子;”

想到这里,老者再度低下头,又短暂迟疑片刻,终还是抬起那张面饼,小心翼翼送到了嘴边。

既然吃不死,太子又不收钱,那就吃呗~

不吃白不吃!

带着这样的想法,这一日,几乎每一个从太子宫门口路过的农人,都吃了个肚子浑圆。

“太子仁义,请关中父老尝此美味~~~~”

“朝野内外,都说这是盛世将现之兆,又何来赈灾粮一说?”

一句话没说,咀嚼片刻的功夫,老者的面色却是变了再变;

次日一大早,太子宫外,那绵延一里有余的售粮棚,便都变了个模样。

手指向不远处的流水线第四部分——也就是最后一部分:面饼炉,刘荣本就温润平和的面庞之上,只再添几分柔和。

也正是从这一日开始,太子宫正大门所在的蒿街,便陷入了为期两个月——连续两个月的‘交通堵塞’……

“——赈灾粮?”

便见石磨五步外的位置,一个明显出身行伍的魁梧大汉,正撸着袖子,将石磨才刚磨出来的面粉倒在案板上,又加入清水,再费力的将其和成面。

便是往里面加了名贵食材、佐料——甚至直接就是以其他东西为主要材料,再象征性的加了几粒麦,也完全是有可能的事?

许是看出了老者的疑虑,又或是先前,也被其他人问过类似的问题;

听闻老者此问,刘淤只大咧咧笑着一摆手,正要开始解释,便看到不远处的太子宫正门,被已经拥挤不堪的人群又往里围了围。

有朝臣百官、功侯贵戚家中奴仆,来探听消息的;

带着‘哪怕不好吃,这也是个好东西’的初步认知,老者终于抬手低头,将那小块面饼放入嘴中。

“——若非老朽口拙,这面饼,分明带着甜味?”

——直到这个时候,大家伙儿也依旧没把宿麦,当成以后可以日常食用的主食。

“将麦粉和成面,是宿麦最好吃的一种制作方式。”

“研磨成粉之后,原本无法下咽的宿麦,就会多出很多种烹制的方式……”

“但这,来都来了,是吧……”

还是大惩小戒?

“当今皇三子,不才,方获封为临江王不久。”

“肯定有人要问:太子宫的平价粮,还卖不卖了?”

炉子里传出来的麦香味,源头应该就是这些面饼。

有豆,有稻,有杂草、野菜;

自然,也有麦。

甚至就算是这样,老者也还是觉得:为了将那坚硬无比,又无甚滋味的麦粒,变成手中这样的面饼,太子只怕也没少花费心思。

“老丈说的哪里话?”

相比起前两个部分,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