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龙(下)

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龙(下) (第2/3页)

“各堡,建其棱堡。”方信补充了一句。

“是,建其棱堡,二百五十户,正好是日出而休,日落而入堡之地。”

蛮司让出百里之地,也并非好意,方信要军屯的消息并没有隐瞒过人,他们的思考就是——你现在躲在了高高的三洞关内,无可奈何,抢无可抢,但是你军屯,总要出关吧,那就是任凭鱼肉了。

不过方信自然明了,他很干脆,根本不建农村农舍——直接建一个城堡。

棱堡,原理就是菱形棱角,使城门、城墙、通道都得到了完美的掩护,交叉火力,相互掩护,把死角完全消除还大大扩展了防御线。

地球历史上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面对这种东西时,即使携带大炮他们的选择也都是长期围困,最后靠饥饿和疾病迫使守军投降,在远程攻城重炮出现前,这种棱堡被认为是“几乎不可能攻克”!

一个基本棱堡,容纳千人而住,又有数百人守卫,可使数千人无法攻克。

关键是,这种棱堡建造的费用并不算高,而且也省了各户建家建户以及建村子围墙的工夫,相比之下,还是合算。

最重要的是,方信采取了中国古代坞堡,或者说西方领主堡的经济政治模型。

在中国历史上,西汉末年,强宗豪族就开始建筑坞堡,南北朝时,坞堡壁垒更是遍布于北方地区。

其政治经济特点是,百姓根本没有正常地各家各户独立模型,全部居住在坞堡内,很有一些共同体的色彩,耕作的范围是坞堡四周,日出而耕,日落而休,一旦遇到危险,可全数退入坞堡。

在五胡乱华。胡人肆虐时,也难以轻易消灭坞堡,保留了汉族元气,现在,就取这个功效了。

姜清柏又继续禀告地说着:“一营设一堡,是以设100营堡,使用官牛者,官6民4,使用私牛者,官民对分。”

地球上。满清曾有八旗制度,实际上在方信看来,和军屯的编制是一模一样,可所谓是满清的屯田,现在这蛮王采取的制度也差不多,因此就是双方都采取同样地政策了。

不过。方信背后到底是整个帝国,有六千万人,与之相比,蛮人不过六十万,要想真正对帝国造成威胁,必须等二代人后,起码繁衍到一百五十万人左右。

这本是气数,所以大楚五十年后亡,而西南龙气五十年后有成龙之机。

“恩,这事就这样决定。田地不足,并不为患。”方信听了,淡淡说了一句:“以后收复的土地多了。就可将百姓迁移过去,现在就姑且如此。”

姜清柏眉字一展,说着:“大人说地是,现有十数万流民,可设100营堡,出兵二万五千人。正好补充各镇各卫,就不知道朝廷,什么时候许了,现在流民无田无地,饥寒交迫,易生仕啊!”

“我想朝廷不会不许,朝廷也知流民十万易生仕,敢不慎重么?”方信一笑说着,他有三镇五卫的编制。足兵八万。现在有四万兵,就算军屯三十万人。也不过正好凑足这八万人,也差不多解决一半粮饷,不至于超过朝廷的底线。

岳名时在马上坐得端端正正,神色不动的听着方信和他的幕僚说话,文官的事情,武将向无插口的余地,等说完了,才说着:“屯兵虽然不如正营兵,不过末将来看,也可解决一些粮草,各镇各卫也可补充兵员,不至于到现在,一半都不足。”

三镇五卫,现在编制都只有一半,岳名时也只补充了七成,并且淘汰了许多老弱,这些将官自然有所不满,听他如此说,方信只是一笑,说着:“兵要精不要滥,不能打仗的兵要它作什么?不如留到后面耕田去。”

岳名时虽然有些不以为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