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只有嘉亲王才能救大清

542 只有嘉亲王才能救大清 (第2/3页)

尝试着和南边接触。

对于绝大部分富人来说,朝廷可以亡,日子还得过。

保住家族才是第一要务。

……

但是北方的老百姓浑然不觉,不知天下剧变就在眼前。

百姓所能看到的,无非是本村邻村。

百姓只知道十里八乡的举人老爷姓什么,以及周围的抗粮事件越来越多了。下乡催粮的士绅老爷、衙役差官们如狼似虎,动则鞭打。

山东和河南两省,催粮尤甚。

每户人家只许留下50斤粮,其余全部征收。

征收的名头又升级了,没有吴饷,没有火耗,而是“提前征收乾隆48年田税”。

谁家隐瞒不交,一经发现,立马抄家。

男充苦役,女眷发卖。

瘦牛、茅屋、薄田,统统充公。

……

河南商城县。

地处大别山北麓,半山地半平原,境内有多条河流流经,农业条件不错。

今年春粮收成尚可。

但是,

民间却一片阴霾,炊烟断顿。

刚收上来的春粮被收走了8成,士绅老爷和县里下来的公差虎视眈眈。

百姓能怎么办?

村口站笼里的尸体还未风干呢。

谁敢不服,立马家破人亡。

河南巡抚刘墉可是个狠角,为大清尽心尽力。

据说,

省城的官仓都装不下了,一车车的往北运。

……

商城县胡家湾,乃是陛下的结拜兄弟,现江浦总兵胡之晃的老家。

村人聚在打谷场,愁眉不展。

有人问道:

“二爷,俺们家里的粮最多撑20天,怎么熬?”

村里最年长的二爷眉头紧锁吸着旱烟。

半晌之后,他咬牙道:

“我去一下刘举人家,总得问个清楚。”

……

刘举人是方圆30里唯一的举人老爷,和蔼可亲、慈眉善目,居然亲自出面在花厅接待了贸然上门的泥腿子,二爷。

“信阳毛尖,好茶,喝。”

“谢谢老爷,谢谢老爷。”

二爷受宠若惊,喝茶,可是身份象征。

“你,来我府上有何事?”

“老爷,今年县上征粮太多,乡亲们怕,怕是熬不到秋收~”

刘举人表情严肃,

拱手向北,充满感情的说道:

“你们的困难皇上都知道。如今南方打仗,剿贼正在最关键时刻,皇上借咱的粮食只不过一时腾挪。”

“快了,快了。”

“再坚持个把月,朝廷连本带息还粮食。足足10万石啊,够咱商城父老敞开肚子吃到秋收,一点都不慌。”

……

二爷脸都涨红了,连连摆手:

“太多了,太多了。可不敢这样吃。”

刘举人眼神里闪过一丝鄙夷,随即干咳两声加以掩饰。

郑重说道:

“回去告诉乡亲们,千万别惹事,王法可不好惹~”

“是,是。俺们不敢触犯王法。”

“千万别学那个胡之晃。他从贼也就一时风光,早晚杀千刀。”

“不敢,不敢。”

实际上,

去年,刘举人就带着县里的兵刨了胡之晃的祖坟。

姑且认为是吧。

一堆乱葬坟掩盖在山坡杂草当中,坟前立的木头牌子早就朽了,具体位置只能靠附近乡邻指认。

……

二爷离开之后~

花厅后面转出本县户房书吏,大喇喇拉开椅子坐下。

指着干干净净的茶碗:

“刘举人,你还给他喝信阳毛尖?这不是糟践好东西嘛。”

“哎呀,话不是这么说的,现在得稳住他们。”

“似有几分道理。”

刘举人单手持书,摇头晃脑道:

“你可别小看了种田的,种田的有把子力气,只是胆子小点。他们要是一起闹将起来,县里的兵加上乡里的弓手拦不住的。”

“所以,要骗!等他们断粮了,就没力气喽。”

……

书吏细细一品,竖起大拇指:

“还得是举人老爷。一碗好茶,兑他一个村。”

“高,实在是高。”

“哈哈哈哈~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张良计。那啥,我让厨子准备了一桌炖菜。晚上,咱们边吃边聊,你跟我再讲讲上面的动向?”

“好说,好说。”

……

吃喝完毕,心满意足的刘举人闯进了刚花30斤大米买的小丫鬟房间。

一番折腾之后,

他对哭泣的丫鬟骂道:

“贱蹄子,过些日子你就知道,还能有口高粱饭吃的日子是多幸福。”

闻讯赶来的管家连忙帮着教训。

清醒过来的刘举人,低声吩咐:

“你抓紧时间,半个月内坞堡必须完工。外墙再抬高3尺,还有,你去集市找牙人买十条八条大型烈犬。”

“是。”管家想了想,又问道,“烈犬得吃肉,天天喂着又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