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9章 不够用呀不够用,好事儿变坏事 (第2/3页)
“如果只是一条运河,自然没有压力的。”
袁可立看向众人:“可仅仅是一条运河的只需要百万人参与,就算是这些人都是一家之主,那也只能覆盖五百万人,
加上周边带动的,最多不超过千万人,只相当于大明的半成人口,陛下的主要目的是藏富于民,那么这两千万两白银和覆盖的千万人口,只能藏富很小一部分,远远不够,
所以,陛下肯定还有其他的大政策一并实施,诸如疏浚黄河、淮河、辽河、海河等等诸多容易发生洪灾的河流,
以及修整官道、沿海港口、码头等等,诸位还觉得运河的两千万两白银没有压力吗?
按照本官在地方为官的经验,这六千万两白银都投入进去,至少要连续投入三五年的时间,才能搅动大明两亿百姓的活力,最后达到一个良性的循环,
否则以百姓们的谨慎和经验,前期得到的银子只会存起来,以应对不时之需。
况且毕尚书所算的是理想状态,诸位应该知晓西北大旱在持续着、受灾面积在增加着,到时候肯定要免除赋税的、还地于民的银子也要暂缓,
若是面积扩大到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几省,不止是赋税等等,连商税等等都要受到极大影响,到时候能不能三千万两都够呛。”
众人神色一怔,神色有些哭笑不得。
或许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强调勤俭节约,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战争
或许是经历了太多的战争,百姓被迫逃荒,而只有银子等才是最容易藏匿和带走的,这就给了他们安全。
又或者是苦日子过惯了、财不外露等等因素的影响。
穷苦百姓有了银子之后不是去消费,而是第一时间找地方藏起来。
否则也不会出现明明开采了数亿两白银,而市面上依旧流通不起来了。
如袁可立所说只是一年两千万两的投入,百姓只会存起来,只有等到百姓手中银子真的多起来,诸如能有个十余两的时候。
或者大明盛世真正降临的时候,百姓们才会将银子拿出来消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