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 董氏一门(补昨天的)

第二五三章 董氏一门(补昨天的) (第2/3页)

流民往往因为这些赈济

越多。毕竟不劳而获的感觉,还算不差。

如此恶性循环,本就紧张的国库又能支撑多久?

薰俷的奏折。一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个部分是以工代赈。由于流民过多,而朝廷也需要大量的人手来进行修缮。

招募流民重修关城,就可以获得足够的食物。

这样一来,即可以解决李儒手中人手短缺的窘况,又可以安置一部分流民,无疑是一件大好地事情。

第二个部分则是建议在京兆屯田。

这个主意是由法衍提出,正值春耕好时节,京兆的确因早先的战争,还有董卓对阳大户的血腥杀戮,造成了大量的土地荒芜。屯田之法。只招收精壮。在一方面可以加强京兆地区的兵力,稳定司隶局势;另一方面,则可以消化一部分流民所造成的隐忧。

屯田之法自汉武帝时期就已经出现,不过当时主要是为了蓄养戍卒。

京兆地区的屯田,却是汉以来的第一次。由官府出官牛,每亩地需要交纳十斗粮草。京兆地区空闲有近四十万顷的土地。按照羊续地计算,可以吸纳至少三十万流民。

按照十抽一的比率,京兆地区一下子就多出了三万屯田军。

且不说这三万屯田军能有多少的战斗力,至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京兆防御的压力。

薰俷奏折中的第三部分,是迁移流民。

将滞留在京兆地区的流民,大规模地向边塞迁移,特别是五原、梁山、北地一线。

大批的汉民涌入边塞。可以进一步的同化边塞胡人。

数量上的优势,足以令汉民在边塞立足。北地、石城靠近朔方,而河套地区,却是一个巨大的粮仓。土地肥美。水草丰满。举法衍的统计,河套至少可以吞下百万流民之巨。不但能缓解关东地区的流民隐患,还可以加强对边塞的控制,一举两得。

不管杨彪黄宛等士人对董家如何地不顺眼,可是在看到董俷的奏折后,也不得不连连称赞。

也许真的是老天都在护佑董氏一门。

五十万大军没有对董卓造成冲击,反而令其勇武之名传天下。

而这个董俷,即可以领兵打仗,也能够处理内政,难道说,是天要亡当今士族吗?

薰俷的奏折,被称之为平流三策,很快就获得了绝大部分人地相应。

薰卓二话没说,命令李儒依照平流三策的内容实行。一时间,一笔笔钱粮调拨出去,一批批流民得到了安置,竟然使得董卓在京兆地区的威望,一下子达到了巅峰。

而就在董俷呈报平流三策的第二天,老夫人的车驾终于来到了阳城外。

老夫人进京,并没有大张旗鼓。董卓原本是想要来个十里相迎,但是却被老夫人派人通知:莫要张扬。

的确,董卓如今正是在风口浪尖之上,一举一动都被无数人所关注。

只好派董俷出马,董卓则命人清理迎春门大街,收拾房舍,大开仪门,等待老夫人前来。

一大早,董俷领着王戎成蠡,率五百巨魔士,出城十里相应。

晌午时分,一行车队在官道尽头出现,缓缓的行驶而来。那为首的,却是一群盔甲鲜明的姑娘,旌旗招展,秀带飘扬,一杆描金大,正中间写着一个斗大的‘虎’字。两行大字,一行写着巾帼不让须眉,另一行则是‘敕勒川董’四个大字。

大之下,有一员女将。

胯下浑红马。掌中一杆竹绒大刀。身披荷叶甲,外罩大红色战袍,两根稚鸡翎飘扬。

粉面桃腮,一双杏眼。

柳叶眉儿弯弯,一笑脸颊还会露出一对酒窝。

薰俷一看这架势,脑袋嗡地一声响。拨马就打算往回走。就听那女将远远的一声娇叱:“董西平,看到姐姐,还不给我滚过来。否则定要揪你耳朵,让你知道我的厉害。”

这一声娇叱,让王戎目瞪口呆,成蠡嘿嘿直笑。

薰俷苦着脸,一磕狮鬃兽的肚子,阿丑迈着小碎步。悠哉悠哉朝着那女将跑了过去。

就说她安生不得,果然,早先还说把虎女营给我,她不搞了!

现在倒好,这又弄出了一个虎女营,怎么看着比当初在河东的时候,气派还要大?

那马上的女将,正是董俷地四姐,董媛。

不是说董媛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决定要修身养性,专心红妆了吗?

的确。一开始的时候,薰媛的确是生了这样的念头,还把虎女营都交给了董俷。

可有一句俗话说的好: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让一个从小就嚣张跋扈,舞刀弄枪的女孩子突然间静下心来,专心红妆刺绣。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凉州在过去地日子里,可是战火纷飞。羌乱不止,叛乱不停。一方面是羌人的数量众多,二来呢,也是董卓有意如此,来维持他在凉州的地位。

如果没了战争,董卓说不定早就被召回了阳。

薰媛在这样的一个环境里。怎么可能安下心来?早两年,她看华佗马真等人搞医护营,心中难耐寂寞,就纠集了一群女孩子。跑去医护营中帮手。一来二去,居然训练成了一批类似于后世中护士一样的女兵,在医护营中担当护理,颇有成绩。

华佗马真对董媛称赞不已,大大的满足了董媛的虚荣心。

这虚荣心一满足,就开始生出了其他的想法。幸好当时有董夫人在家里镇着董媛,也搞不出大动作。可是董夫人过世之后,老夫人也不怎么管她,可就撒开了花儿。

关东诸侯大战,陇西也遭受到了马腾张邈的攻击。

薰媛就开始重组虎女营,准备和董俷在阳成立的那个鸾卫,好生地别一下苗头。

特别是阳大捷传开,董媛就更急不可待了!

竟然从牛辅的军中要来了一个能人,名叫苏则,原本是扶风人,表字文师。

苏则是个文弱书生,早年家贫,曾被举为孝廉。十常侍当政时,拒不应辟,竟然跑去陇西投军。年纪只有二十三四的样子,但精通于兵事,为人也非常豪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