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五章 兄弟重逢

第一一五章 兄弟重逢 (第2/3页)

跟着董铁带着一群人从外面走了进来。

为首的,是三个文士。其中一个人,抱着一个小孩子。

这三个文士看上去很疲惫,一个个衣衫不整。非常的狼狈。在他们后面,是一个年纪不小的老人。薰卓看到这老人地时候,竟觉得他有一些面熟,可又想不起来。

再后面,则跟着一群武将。

其中两人面目狰狞丑陋。一个面如淡金,虎目中隐隐有黄芒闪烁。一身盔甲,沾满了血污。而另一人则是红脸鹰目,双眸显出碧色。一头披肩黄发,拄着一把沉重的铁蒺藜骨朵。两人的身上都有或轻或重的伤,但看上去又并不是特别的严重。

薰卓一看这些人。心道:他们怎么进来了?

正奇怪这是何方神圣,却听董俷一声欢叫:“大哥。三弟……你们,你们还活着!”

跑过去。和那两个丑汉子抱在一起。

薰卓和李儒相视了一眼之后,不约而同的生出了一个怪异的念头。

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什么样的人,找什么样的朋友。古人果然是诚不欺我。

当先文士拱手,“在下南阳太守,秦硕!”

“啊!”

薰卓和李儒吓了一跳,连忙绕过桌子。和秦硕见礼。

抱着孩子的文士则微微一笑。“在下襄阳鹿门山人,庞德公。见过左中郎将。”

“荆州蒯良,见过大人!”

这三个人一报名,着实震撼了一下董卓和李儒。

蒯良。小有名气,还担不得太大地名气。可那庞德公,可是连大将军都佩服的人。

李儒自然知道,这庞德公地来头。

连忙上前行礼道:“学生李儒,见过庞公!”

“你们……”

薰卓想要询问秦硕的情况,哪知秦硕却恭敬地清楚身后的老者,“左中郎将大人,这位是大将军的父亲,何真何老太爷。”

何进的老子?还活着?

薰卓心说:怪不得觉得这老家伙眼熟,原来是何遂高的老子。果然,什么老子出什么种。

心里虽然是这么想,但还是颠颠的过去给何老太公行礼。

老太公很疲惫,“左中郎将不用多礼,老朽不过是一白身,怎当得起您这大礼?刚才在外面,听俷公子为那些反贼求情。老朽说实话本来不想管这件事,但俷公子与我曾有救命之恩……老朽只要一句保证,那些反贼不再起复,老朽当担保之。”

薰卓很震撼,看了看李儒,又看了看董俷.

这孩子怎么是个闷葫芦?救了何老太公这件事,居然连听都没有听他提起过。

实际上,不是董俷闷葫芦,而是理解的差异。

何老太公认为董俷留在宛县,苦战反贼后,又冲出重围是因为保护他地缘故。而薰俷呢,只是觉得他到宛县不过是恰逢其会。说穿了,是为了自保,而不是为别人。

至于庞德公,则以为董俷这样做,是忧国忧民,实乃大汉忠良。

反正三个人三个想法,又都不去说破。自然就会产生了一种非常美丽地误会出来。

感觉到老爹的目光,董俷也有点莫名其妙。

但何老太公既然说出了口,他想了想,也没有解释。就让这个误会,继续美妙地存在下去吧。

“这个嘛……”

薰俷可不敢夸海口,保证反贼不再起复。

求救似的看了一眼庞德公,庞德公想了想,突然说了一句:“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什么意思?

“俷公子宅心仁厚,实大善人也。可反贼虽说是受了蛊惑,却也不免有居心叵测之人混杂其中。依我看,死罪可免,但活罪难饶。久闻凉州地广人稀,又有羌人时常作乱……不如这样,可命之戌边。当年皇甫规曾有献策以收拢流民,与羌人混居,慢慢同化他们,平定凉州的羌乱。只是凉州苦寒,人们不愿迁移,故而难以成计。”

薰俷脑海中灵光一闪,似乎明白了庞德公地意思。

“不错,这些反贼也是经历过战阵的人,令其戌边,一方面可以增加边军的战力,二来可以增加凉州汉人的数量。此乃一举两得的好事,父亲,您就同意了吧。”

何老太公说:“老朽可以请小儿代为求情。”

这已经老太公给了董俷天大的面子,虽没有保证一定能成功。却也算是一个承诺。

老头子有这种想法,也有为自己考究的因素。

年纪越大,就越是怕死。能活数万人性命,也是一场功德。

说不定恩泽子孙,让老何家的气运更加长久。而且,也算是还了董俷一个人情。

李儒一蹙眉,“可现如今关键在于……粮草。”

秦硕说:“南阳虽然遭受洗劫,可一两天地口粮还能凑足。荆州素来不缺粮草,只要能撑过这几天,我愿邀请荆州大族。捐些粮草出来,以供这些暴民迁移凉州。”

这里面。同样也有秦硕的计算。

南阳土地肥美,人口不少。而且经历洗掠之后。各方面都要重建,需要大批的粮草。聚集在南阳的反贼,有七成是本地人。以安置暴民为借口,正好可以敲那些大族一笔……一为保家安民,二可以把空出来的土地卖出去,还能还董俷一人情。

到时候,只需要支付一小笔钱粮。就能换来更多的物资。还不沾麻烦,何乐不为?

这一转眼的功夫。大厅里的人就转了无数个念头。

就连董卓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