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6章 监军大人 (第2/3页)
搞情报工作的,倒也用得上。
见杨沅答应下来,冷羽婵大感兴奋,二人定情就始于当初一起出海,缉拿亦商亦盗的大食人。
如今有种重拾当日美好时光的感觉。
杨沅让她们先行准备,自己则先去殿前司报到,见一见将要共事的武将们。
殿帅赵密亲自接见了杨沅。
杨沅本就出身于军队系统。
反正自从他考上了状元,军队系统的大佬们都很坚持这一点。
当初杨沅刚考中状元时,如赵密一般大佬,在文官们面前,都是挺胸腆肚,扬眉吐气的。
再加上之后杨沅和军队系统走的也很近,所以他是大宋朝廷里极少数身为文官,却不为军中大佬们所排斥,反而较为亲近的大臣。
监军制度,从夏商周时开始,一直到现代,虽然职权范围和具体形式一直在改进,但从未消失。
赵密唯恐杨沅不明监军职责,在军中大将们面前露了怯,很是耐心地给他讲解了一番。
除了监视军将、记录赏罚,监军还负有运输补给、沟通诸军、在朝廷和军将之将上传下达之要务。
杨沅听罢,便表态道:“多谢殿帅提点,本官明白了。此战关系重大,而近来朝廷多事,难保不会有人不顾大局,趁机在粮草补给上做文章,某身为监军,必然督促此事,以免将士后顾之忧。
至于具体的军事行动,杨某一不限前军主将权柄;二不限前军主将用兵之法;三不限前军主将进退攻守之策。”
赵密听了这“三不限”,不禁大喜,对杨沅愈发地欣赏了。
这是多么通情达理的“甲方”啊,不愧是从我们军伍中走出来的状元!
赵密马上在节堂升帐,传即将奔赴前线的各部主将来见。
军鼓震震,禁军刀手左右侍立。
殿帅赵密高坐白虎屏风下的公案之后,在侧方搭了一座,便是杨沅的座位。
众将领披甲唱名而入,三通鼓罢,尽皆到齐。
赵密便为杨沅一一介绍。
两淮作战,主要分为东西两军。
淮西战场,以建康都统制邵宏渊为主帅。
淮东战场,以殿前司选锋军都统制李显忠为主帅。
二人麾下,各有统制、统领等将校多人。
此外,在两淮地区本有屯驻大军,如镇江、池州、鄂州、荆南、兴元、兴州等地。
每支屯驻大军的兵力从一万至六万不等,也各有地方上的都统制节制兵马。
此番是因为前方战事失利,而朝廷急于在官家返回临安之前收复失地,因此派出三衙禁军,配合屯驻大军,共同发起反攻。
赵密介绍的很是仔细,努力让杨沅能听的明白。
在杨沅听来,东路军、西路军都是由三司和屯驻军构成。
但是,两路军中都有不同系统的军队交叉安排的现象。
比如说东路军中,就有西路屯驻军的一些部队。
而西路军中,也有一些东路屯驻军的部队。
同时,像李显忠做为东路军的主帅,同时又是殿前司的都统制,他的一些老部下,这时却划在西路军辖下。
而且,新老皇帝的交接,朝中权臣的更迭,新官家对军队进行的改革,使得此时整个大宋的高层军队人事正处于调整动荡期。
一朝天子一朝臣造成的军事主官的调整;
依附于秦桧、万俟卨等权相的将领随着他们的倒台而产生的调整;
还有因为新制改革考核结果产生的调整……
所以,这种临时混搭的军队构成,加上高层将官的调整动荡,会不会对这次战役产生很大的影响?
杨沅不太确定。
作为一个军事的门外汉,而且此前对于大宋军队并没有太多的了解,他不能贸然发表意见,否则马上就得和这些将领们产生冲突。
而且他也不认为,自己在不了解军事,也不了解大宋军队的前提下,能够提出什么有用的建议,单纯的质疑毫无意义。
不成,我得把贝儿带上,蜀中无大将,贝儿做先锋……
杨沅一面含笑见礼,和诸部将领打着招呼,一面暗自思索。
其他几女都好办,可贝儿的模样,也不知能不能搪塞过去……
从殿前司回来,杨沅便先去了趟拈花小筑。
贝儿正在林荫下,指点李凤娘行军布阵之法。
贝儿本是欧洲一名担任过军中将领的女骑士,但欧洲的战术、战法乃至由于兵种的构成、兵力的多寡,与宋国大不一样,所以有着诸多的不同。
但是,战争的基本逻辑、战术的基本运用原理是没有区别的。
她在阅读《武经七要》等宋国这边的兵书后,两相结合,取长补短,然后把她的心得体会讲给李凤娘听,倒也头头是道。
而李凤娘本就是岳家军中大将李道的女儿,兼之从小顽劣,以前是不学女红厨艺,不学教经女诫,对于军事却是从小耳濡目染。
因此这师徒俩说是一个教一个学,倒不如说是相互参详。
贝儿和李凤娘聊的正投入,杨沅便到了。
“贝儿,跟我去杨府。”
杨沅见李凤娘也在,便没有当场说出用意。
贝儿一听,脸腾地一下就红了。
她期期艾艾地道:“现……现在就去吗?人家要不要准备什么礼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