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汽车发动机攻关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

第五百六十章 汽车发动机攻关 (第1/3页)

ps:看《材料帝国》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杨新宇这话,有三分是调侃,另外七分倒是出自于真心。他也是个技术干部出身,但要论对技术发展的敏感性和远见,是远远不及秦海的。早在浦桑汽车国产化工作时期,杨新宇就经常向秦海征求意见,这些年来,他向秦海求教的次数多达数十次,每一次都能够从秦海那里得到一些有益的启发,于是对秦海的依赖就越来越强了。

听到杨新宇这样说,秦海略略地谦虚了一句,然后便直奔主题,问道:“杨主任,是什么事情让你这样操心,说出来,看看我是不是能够帮你分担一点。”

“说起来倒是我的老本行,还是汽车的事情。”杨新宇说道。

“汽车?”秦海点了点头,“难怪,现在全国上下都在搞汽车,倒也的确会让你这个大主任操心啊。”

90年代中期的中国汽车市场,用“诸侯林立”来形容也并不过份。继浦桑汽车引进项目取得成功之后,又有几家大型汽车企业通过合资方法,从国外引进了汽车生产技术,形成了几大合资汽车生产基地。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各省市都看中了汽车工业的广阔前景,纷纷申请建立自己的汽车企业,出现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景象。

按计委和机械委原来的设想,国内并不需要建设太多的汽车企业,而是应当把有限的资金集中于少数几家企业,做大做强。然而,各省市在汽车产业上的决心是难以抵挡的。他们动用了所有的游说能力,向计委施压,迫使计委发放出一张又一张的汽车生产牌照,开始了一场汽车工业的跃进。

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不算晚,但因为中间有一段时间与国外隔绝,在技术上出现了断层。浦桑汽车引进项目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浦江汽车厂造了20年的浦江牌小轿车,临到与国外合资的时候,发现自己所有的技术都是落伍的,不得不从一个小螺丝帽这样的地方重新开始补课。

得益于浦桑汽车国产化项目打下的基础,如今国内的汽车配套工业已经初具规模,能够提供相当一部分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材料,这也是各地敢于上马汽车项目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汽车技术毕竟不是那么简单的,汽车的外观和结构设计。以及汽车中包括发动机、变速箱等在内的核心部件的生产,仍然是国内汽车行业的短板。杨新宇作为机械委的官员,不得不为这些事情而焦虑。

“汽车发动机的问题,现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大的难关。不突破这个难关,中国的汽车工业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了。”杨新宇对秦海说道。

“我记得浦江汽车公司不是引进了德国狼堡公司的发动机技术,建了一个年产10万台发动机的生产基地吗?”秦海问道。

“现在已经扩大到年产20万台了。”杨新宇纠正道,“除了浦江汽车公司之外,北店、安什两家汽车公司也建了自己的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