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帝国还回得来吗? (第2/3页)
了俄军主力在奥尔斯克堡。
并且还由此得知了这支俄军的后勤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本国运输来的,而这个运输的路线又必须要经过奥尔斯克堡西面的奥伦堡。
也就是说只要切断了从奥尔斯克堡到奥伦堡的路线,就实际上等于切断了奥尔斯克堡俄军主力的后勤补给,也就等于把他们打入了绝境。
这个关键的信息一下子就让张剑南感兴趣了。
赵学宁一手带出来的华联军事集团从来都不会拘泥于战场的某一个局面去考虑局部的战况。
无论是最早由赵学宁亲自开设的军事辅导班,还是后来军事大学里面开设的类似的进修班,全都在告诉大家,战略视野要广阔,不能局限于某一地,而要尝试发现全局。
就算兵力不如敌人,也要寻找到敌人每一个弱点,尽所有可能攻击他们的弱点。
尤其是对于这些远征而来的敌人,后勤补给线就是他们的生命线,一旦掐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线,无论他们有多少兵力,都是死路一条。
所以行军征战的第一要务不是和敌人拼死拼搏,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军人来说,用最小的代价消灭最多的敌人才是最应该去做的。
若要达成这个目的,断他粮道就是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
于是在战事进行到这一阶段的时候,张剑南担心这里的战况会被俄军指挥官知道,由此导致俄军指挥官生出撤退逃跑的念头,所以产生了新的想法。
他可不能放这个家伙逃跑,他是打算把这支俄军彻底歼灭的,所以他决定安排一支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发起奇袭,切断奥尔斯克堡的后勤通道,也顺便断绝其退路。
由此,创造出华联大军合围俄军、将其全部歼灭的契机。
而执行这个任务的,当然得是骑兵。
受限于天气的寒冷,以及后勤物资供给的困难,张剑南只安排了一千名骑兵执行这个任务,并且根据哈萨克草原上最有经验的老骑手的建议,给了他们一人三马的配置。
除此之外,张剑南还让他们带足了自身需要的食物和战马需要吃的饲料。
别说猪肉罐头,连羊肉罐头和牛肉罐头都给他们带足了,蔬菜罐头也给他们带足了,平时抠抠搜搜不舍得给的水果罐头那也是敞开了供应。
就是要让他们保持充沛的体力,足以应付一切突发状况。
至于执行这个任务的指挥官,张剑南选择了骑兵营营队长罗达,并且亲自给罗达布置任务,告诉罗达他需要做到的事情,也告诉了罗达他可能会面临到的一些危险。
罗达拍了拍胸脯,告诉张剑南这些事儿那都不是事儿,他们这些骑兵必须要让大总统能够看到他们的成绩,好让大总统确定他们那两三年的饭不是白吃的!
当初为了训练骑兵,赵学宁投入巨资设置巨大的骑兵训练场和马场,整整三年时间,就为了训练出精熟的骑兵。
当时每个季度,军营里都会公开军事账目的数额,让所有士兵都知道大总统为了训练他们这些骑兵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整整三年,这些棒小伙也早就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展现自己的能力了。
时至早春时节,天寒地冻的情况还没有怎么改变,冒着严寒,罗达带着一千名骑兵,在向导和指南针的指引下呼啸而去。
张剑南则带领主力继续攻击俄军设置的堡垒和军事要塞,不断的攻城拔寨,步步前进,压缩俄军的生存空间。
果然,这一突如其来的袭击行动出乎了苏沃洛夫的意料。
苏沃洛夫认为自己这边兵力占据优势,所以华联的军事指挥官的目的应该是击退自己,从战争发起到现在,他都没有把华联军队的目标设置为全歼自己这支军队,他身边的参谋人员也没有这样认为。
不得不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傲慢的情绪。
作为百战名将,苏沃洛夫自然有他自己的骄傲和骄傲的资本。
在西线的战场上,无论是奥斯曼人的军队还是波兰人的军队,亦或是普鲁士人的军队,他都与之交过手,并且全部取得了胜利,未尝一败。
那么多年的征战,人的名树的影,他苏沃洛夫就是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