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清最后的希望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清最后的希望 (第3/3页)

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范了。

山东新任巡抚长麟很是努力,得到勤王令之前就在整顿军备,得到勤王令之后更是加快了脚步,举着鞭子抽打手下的官吏们让他们飞奔着跑起来,逼迫他们加班加点的办事。

终于在四月二十日,山东方面凑齐了三万军兵,然后北上支援京师。

其他地区因为各有各的烦恼,比如陕西和甘肃之兵被调往四川和白莲教作乱,实在抽不出多少兵马,只能调遣回去一万蒙古马队以勤王。

至于更远的一些地方有的压根儿没收到勤王令,有的则是官员或死或逃,已经处在无政府状态,而更南边的地方,就是兰芳控制区了。

于是这一波勤王令,带清竭尽全力,也只准备了十万勤王军前往勤王。

带清政权的军事动员潜力至此已经被压榨殆尽。

而李闯那边得到了三个精锐步兵营的支援之后,火力、战斗力都大大增强,连续大半个月包围京师炮轰京师而不发动总攻,偶尔趁清军不备发动佯攻,一旦清军有所反应,便快速撤退。

来来回回数次,清军疲惫不堪,不知道兰芳军队到底打算做什么。

只是将京师周边的交通要道分兵把守,设下了路障和防线,并且广泛散出去了哨探,以便传递军情,了解和珅口中的援军什么时候抵达。

四月二十一日,李闯得知山西方向来了一支清军,朝着天津关的方向前来,似乎想要穿过天津关抵达京师,应该是一支勤王清军,人数不少,大约两三万。

天津关在明代被称为“紧要”外口,它位于进京古道和内长城的结合部位,是西山防御西北来犯之知的第一道边关,明军首先在这里置关高险险,再于天津关西北处的制高点黄草梁上加筑烽火台。

不仅如此,天津关东面的沿河城地区更是咽喉之地,沿河城扼两道山口一条水口,西山中地形之险山谷之雄莫过于此地,最多的时候,明军驻军两千于此地进行防守。

从外面攻进来是挺难的,但是从背后拿下天津关就容易很多了,兰芳军队五百人轻轻松松拿下了天津关,然后整顿城防,安放火炮,巡视周边。

得到一支清军向这里靠近的消息之后,驻守于此的连队立刻向李闯汇报,李闯又派来一个连队的炮手,让他们驻防天津关,尽力迟滞清军的步伐。

等什么时候确实守不住了,那就撤退,不要硬扛。

四月二十二日,山西巡抚海宁派遣先锋军三千人先行进攻天津关,试图一举拿下天津关然后突入京师西部地区,再驰援京师,与兰芳军队决一死战。

不过天津关并不好打。

关城上的兰芳军队布置了数量可观的卡隆炮和臼炮,以葡萄弹和爆炸弹对付来犯的清军。

来犯清军没有和兰芳军队交过手,就那么直挺挺的冲过来要攻城,被葡萄弹打得残肢断臂乱飞,被爆炸弹炸得血肉横飞。

三千先锋军攻打城墙半个时辰,折损过半,实在打不下来,只能溃退回去。

海宁得知消息之后,很是恼火,怒斥先锋大将无能,将他革职,成为一名士兵,再派遣另外一名游击将军率领两千人马。

这一次清军小心了很多,没有贸然攻城,而是打算夜袭。

因为事前海宁也听说兰芳火器凶悍,射程很远,所以一次攻击失败之后就觉得强攻不妥,还是决定夜袭,但是军队里在晚上还能看清道路的人不多,挑到最后也就挑出来两千多人可以夜袭。

但是他没想到兰芳军队对于夜袭也早就有准备,夜间也有专门设置来守夜的士兵,清军刚一靠近,城墙上便枪声大作,当场打死不少人,还有很大的鼓噪声,吓得剩下的清军掉头就跑,慌乱间慌不择路,互相推攘,还踩死了不少人。

海宁大为恼火,不仅仗没打赢,还折了五六百精锐士兵,气愤之下,把统兵军官给斩了。

夜袭不成,只能日间攻城,海宁无奈之下只能下令军队以人数优势轮番发起对天津关城的进攻,试图用人数优势耗尽兰芳军队的弹药,以此攻破天津关城。

接下来连续三日,清军猛打猛冲,抬着旧时代的火炮拼命向前发炮攻城,多少也给兰芳军队带去了一些微不足道的损失。

与之相比,清军在兰芳军队凶猛的火炮攻势下,损兵折将甚为惨重,三天时间折损一千六百多人,打得全军士气低迷,难以为继。

海宁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居然连一座关卡都打不下来,城上的兰芳军队人数看上去也不是很多,可为什么他那么多大军就是攻不破关城呢?

他只能想别的办法,比如派遣精锐部队爬山涉水抄小路,试图绕到关城后方发起突击,结果抄小路的精锐部队五百人走到半路上被同样试图抄小路偷袭清军大营吓唬他们的兰芳军队撞上了。

两军立刻展开遭遇战,然后清军被完爆,被兰芳军队刺死、打死三百多人,还有一百余人被抓了起来当俘虏,只剩下五十多人活着逃了回去。

海宁彻底无语。

兰芳军队居然还想偷袭自己?

他们才是防守方吧?

怎么感觉他们才是进攻方?

83中文网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