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6、我当皇帝,谁赞成谁反对?

426、我当皇帝,谁赞成谁反对? (第2/3页)

“一家兄弟何须说两家话?哥哥只是想跟你说一声,今后有用得着的,就跟咱打一声招呼。咱们可是兄弟,上阵亲兄弟,绝无二话。”

“老十三,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朱棡微眯双眼,面色有些阴沉。

朱珪转过头去,看着三哥。

朱元璋封王时,分成三批。

第一批是洪武三年,除了朱标作为太子以外,总共封了秦王,晋王,燕王,吴王,楚王,齐王,潭王,赵王,鲁王等九位亲子亲王,以及一位从孙朱守谦为靖江王。

第二批册封是在洪武十一年,共册封了蜀王,湘王,豫王,汉王,卫王等五位藩王,以及改封吴王为周王。

第三批自然就是朱楩这一批了。

所以才说朱元璋的儿子们分成三个批次。

而朱珪就是豫王,在洪武二十五年改封代王,同年就藩到了大同府。

大同镇身为九边重镇之一,朱珪的重要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只是朱珪和朱棡的封地都在山西,此时看来,恐怕往日多有不和?

比如此时朱珪撇着嘴,一点不把朱棡放在眼里,就要开口反驳。

可忽然,黄门侍郎从里面内殿走了出来,高呼:“陛下驾到,诸王迎驾。”

就算贵为大明王爷,可在真皇面前,那也得靠边站。

何况他们的王位是怎么来的,心里没数吗?

如果他们不是朱元璋的儿子,又哪里来的如此殊荣的身份和地位。

于是,不论是朱棡,还是朱棣,以及朱楩、朱珪等人,二十多位藩王纷纷或是起身,或是转身,面冲着龙椅方向跪了下去。

等朱元璋身着红色龙袍走了出来时,诸王纷纷高呼:“恭请圣躬金安。”

朱元璋随口说道:“朕安。都起来吧。”

诸王这才起身。

朱楩抬头看去,发现朱元璋的身边还跟随着三个年龄不大的孩子。

他们分别是老二十三唐王朱桱;老二十四郢王朱栋;老二十五伊王朱。

这几个小子比朱楹年纪还小,其中朱栋和朱都是洪武二十一年出生的,在二十四年封王时,才仅有三岁。

等到过完年,他们也才七岁啊。

如今跟着父皇,对周围一切都充满了新鲜和好奇。

除了三个小家伙,在朱元璋的身后,还有朱允炆也出现了。

昨天玄武门那件事还未传开,所以没有多少人注意到,朱楩与朱允炆的目光在半空对上,发生着无形的碰撞。

不过也有人注意到了,在场诸王虽然都是王爷,可同是王爷也有区别。

王爵之中,有穿红色蟒袍的,也有蓝色蟒袍的,可只有朱楩与朱允炆是明黄色龙纹蟒袍。

今天连朱元璋都特意换上了红色龙袍,颇为喜庆。

整个人群当中,就只有这么两身明黄色,明晃晃的很惹人眼。

一些藩王好似察觉到了什么,眼中闪动着异样光泽。

忽然,朱元璋对身边三个小家伙说道:“老二十三,老二十四,老二十五,还不去给你们十八哥请安?”

专门给老十八请安?这又是何用意?

朱棡捏着拳头,微眯着眼睛,整张脸都阴沉了下去。

在老大老二都死了之后的现在,他已经成了诸王之首。

就算弟弟们要请安,也该先见过自己吧?

这是把自己置于何地?

“爹,此举不妥吧?”朱棡忍不住开口说了句。

他可是老三,就算面对洪武大帝又如何?他是马皇后的儿子,是嫡子。

哪想到,朱元璋淡淡的扫了一眼过来,说道:“咱还没死呢,怎么?现在就想踹窝子了?”

朱棡浑身一震,连忙低下头去。

“怎么老三,咱听说你在太原正屯兵呢?有这回事吗?”朱元璋继续问道。

朱棡赶紧跪下:“爹,儿子不敢。”

是不敢,而不是没有这件事。

朱元璋冷笑一声,看来自己这个老三,也在等自己什么时候死了啊。

恐怕自己一死,就要天下大乱了?

随着朱元璋周身散发着冷气,一时之间,整个大殿内的气氛都变得压抑了。

别看这些藩王人五人六的,一个个都穿着蟒袍,这要是走出去,哪怕是那些王公大臣也得行礼。

可是在朱元璋的血脉压制下,哪个不怕?

连朱棣的额头都见冷汗了,悄悄给朱楩使了个眼色。

朱楩心领神会的站了出来,说道:“爹,您先坐下说话。”

他还亲自上前,为朱元璋拉开最上首位,也是最尊贵的位置。

朱元璋看着朱楩,这才缓了口气,瞥了眼朱棡说道:“起来吧。本事没多大,脾气倒是不小。”

朱棡一边起身,一边还不服气的低声嘟囔着:“我这是随根。”

朱元璋想骂人了,这个混账东西。

但是一想还骂不得。

不然自己是在骂自己的妹子马皇后呢?还是在骂自己呢?

一时之间朱元璋被气得直翻白眼。

接着,三个小家伙来到了朱楩身前,乖巧的说道:“十八哥新年好。”

嘿,真会说话。

朱楩这个喜庆,蹲下身看着与自己小了十来岁的弟弟们,跟变戏法一样翻手一掏拿出一把糖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