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朱楩的农业发展

159、朱楩的农业发展 (第2/3页)

竟然看出朱楩早有反心?

朱楩也吓了一跳,你忠厚老实的李大人竟然也懂得夜观天象不成?难道被他看出来了?

又听李叔然说道:“亩产十石,难不成一禾九穗不成?殿下,您难道是汉武帝不成?”

一禾九穗,据说汉武帝出生时,就有这种异象。

而李叔然显然是误会了,以为朱楩这是要搞事。

伱想啊,亩产十石,已经是亩产三石的多少倍?亩产三石都是丰收了,你这得一禾九穗才行啊。

殿下,你这是要造反啊。

朝廷已经公开皇储为皇太孙了,就算你再不甘心,也得认。

“胡说八道什么呢,”朱楩感到好笑,如今朱元璋还没死呢,自己不着急造反,别着急,先等老朱死了再说。

朱楩起身来到李叔然面前,然后伸手捧起一把稻米,说道:“你先看看这米和普通稻米有何区别。”

李叔然皱了皱眉,忽然发现,这些稻米比寻常稻米要颗粒更大许多。

朱楩继续说道:“其实这是居里屋他们发现的新稻种所种出来的,因为以前他们一族藏在深山老林,所以外面的人才不知道。”

“还有这玉米,土豆和地瓜,也都是高产作物,一旦全面推广开来,这才是真正的大丰收。”

朱楩把功劳全都推给了居里屋,显然是早有打算,用居里屋一族曾经住在深山老林为借口,解释为何之前没人发现这些稻种。

反正别人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能由他胡说八道。

居里屋低着头暗暗偷笑,殿下啊殿下,我们当初要是有土地种粮食,还是这么高产的粮食,我们何必铤而走险去夜袭云龙县,还差点被您给灭族啊?

想到这里,居里屋又很是感叹,心知一旦殿下真要把这些农作物推广到全云南,到那时,所有人都能吃饱肚子了。

亩产十石啊,就算拿出三石交税,每家每户也有七石口粮。

光是这七石口粮,都足够一家吃一个季度了。

而且居里屋尝过土豆地瓜,尤其是地瓜,甘甜绵软,简直就像是传说中的甜品糕点。

还有那玉米,按殿下的说法可以烤着吃,可以煮着吃,甚至还能做什么爆米花。

那是啥玩意儿?

“殿下,您说的是真的吗?”李叔然震惊的望着朱楩,想从他的表情上寻找出蛛丝马迹,很想知道,朱楩是不是在开玩笑。

朱楩笑了,拿手拍拍李叔然的胳膊,说道:“我喊你来,就是准备让你来年把这些作物先在咱们大理周边施行起来,先以咱们大理作为试验田,等第一季度收成出结果了,再全面推广到云南各地,乃至进奉给朝廷,推广到全国。”

“百姓们苦啊,我之前巡查领地时,就看到那些土人百姓被之前的土司官们压榨得连饭都吃不饱,一个个枯瘦如柴,这是要把人饿死吗?”

“窥一豹而知全面,想来整个国家的百姓都差不多,能吃饱的人还在少数。”

朱楩叹了口气,颇有忧心天下的架势。

李叔然嘀咕着:“不是窥一斑而知全豹吗?而且是管中窥豹才对。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我是让你来纠正我用词的?”朱楩没好气的翻着白眼。

李叔然讪笑一声,但是却有些犹豫。

“殿下,我看这件事还是先缓缓吧,”李叔然思来想去,劝说道:“粮食可是百姓的根本,不可儿戏。”

说到底,李叔然还是不信亩产十石的事,觉得简直就是玩笑话。

朱楩心说,亩产十石都是收着了,实际上这是最低的收成,最高的可是亩产十二石呢。

尤其是那土豆地瓜,全都是亩产过二十石了,其中土豆更是最高可达到亩产三十石。

而且土豆确实可以作为主食,比如沙俄就是以土豆当做主食吃的。

若是遇到灾荒的时候,土豆不比观音土好吃?不比书皮好吃?

可古代都是小农社会,说白了农耕大于天,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在春秋战国时代,甚至在春耕与秋收的时候,哪怕两国交战了,都要等农忙结束之后再打。

毕竟不论是谁都得吃饭。

所以李叔然断然是不敢轻易尝试的。

“那就让云龙县作为试验田吧,”朱楩也没有坚持,但是也没有退让。

朱楩也是深思熟虑之后决定的,农业方面的进展,是一定要推广全国的。

毕竟他的野心是全国,乃至全世界。

尽早推广这些高产农作物,就能让更多人吃饱肚子,可以避免有人被饿死。

而且还是那句话,百姓富足了,国家才会强盛,他也才有更多底气发动更多战争。

“反正云龙县规模也不大,就算真有所损失,大不了用我的俸禄去进行弥补,我还是给得起赔偿的,”朱楩说道。

他都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李叔然还能说啥。

接着朱楩又交代了一些关于新型农作物的注意事项。

李叔然越听越心惊。

先不提所谓的杂交水稻和正常水稻没什么区别,那玉米的管理也很简单,关键是这土豆地瓜,只要埋土里就不用管了?也不需要浇水?只等到季节了就去收获?

这也太容易了吧?

所以在李叔然拿着一大堆种子离开时,都还是满脸惊诧,甚至以为自己听了一场说书,殿下不会是天方夜谭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