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说分家,怎么成了改革?

第七百五十四章 说分家,怎么成了改革? (第2/3页)

徐志远皱了皱眉头,刚刚没反对,现在王领导也认同了,看来,分开已经是必须的了,只是……

徐志远的眼珠子转了转,继续说道:“如果分开,那就分得彻底一些,当年咱们搞重汽联营公司的时候,不仅仅有三个主机厂,还有一些配套厂,比如生产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这些企业,也得分开!”

“那怎么行!”马继民当场表态:“坊柴在我们东山省,自然应该归属我们黄河厂!”

他们要造重卡,没发动机怎么行?

“在你们东山省,就是你们的了?那咱们山城厂和老区厂生产的重卡,还要从你们黄河厂采购发动机?不行,绝对不行!”徐志远反驳。

赵德柱也点头了:“没错,咱们老区厂不会觊觎生产变速器的陕齿,你们也别觊觎生产发动机的坊柴!”

山城厂好歹还有康明斯发动机,他们老区厂可是就指望坊柴呢!如果坊柴被黄河厂给兼并了,那以后,老区厂的重卡,还要不要发动机了?

要分家已经确定了,怎么分家,又是个大问题!

清官难断家务事啊!王钢也是一阵阵的头大,不过,当他的目光瞟到秦锋的时候,顿时又来了主意。

“小锋,你有什么建议吗?”

还是我?

秦锋有些无奈,不过还是开口道:“咳咳,这个嘛,坊柴归属谁,我们何不问一问坊柴自己的意见?”

坊柴不应该在餐桌上,应该坐在餐桌旁边才对啊。

王钢点头:“没错,等下……”

“不用问他们的意见,他们肯定会选择和我们黄河厂强强联合的!”马继民信心十足。

王钢白了他一眼:“不行,你们不能代替坊柴,还是得等坊柴来了之后,我们一起开会讨论!”

第二天,首都,某会议室。

坊柴的负责人谭光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觉得还非常好奇,不知道为啥一场部队的招标,把坊柴也给招来了,他们压根就没有接受到邀请,而且,他们也知道,自己生产的发动机,根本就不受军队欢迎。

“老徐,你终于来了。”王钢坐在主位上,笑呵呵地看着他:“你先给咱们介绍一下,你们坊柴的具体情况吧。”

坊柴也是老牌企业,最早可以追溯到1946年1月,当时在威海创建了建国铁工合作社,主要进行军工修理、制造七九步枪。两年之后,搬迁到了潍坊,1953年,更名为潍坊柴油机厂。

之后,他们引进了国外设备,成为了专业生产柴油机的工厂,6108型高速柴油机、6160型中速柴油机都是他们的主打产品,之后还开发了600公斤、1200公斤柴油打桩机等,年产柴油机……六百多台!

八十年代,他们赶上了引进斯太尔的好时机,挤上了国家协调工业发展的末班车,而且,他们生产的WD615柴油机,率先通过了国家验收,标志着东方终于能生产重型汽车发动机了!

之前的车……用的都是船用柴油机!

王钢了解的就是这些,在他眼里看来,坊柴还是一个重点企业,工业系统内响当当的企业!

听到王钢的问话,徐厂长的脸上带着尴尬:“王领导,我们坊柴,给国家丢脸了!”

“怎么了?”

“我们厂陷入了经营难题……”徐厂长心情沉重。

“咱们厂,职工1.36万名,但是,真正一线工作人员只有五千多人。”徐厂长继续介绍:“仅仅管理人员,就有七百多名,而且,产品质量也不怎么好……”

“难怪咱们用你们坊柴发动机的重卡,出厂后总被客户投诉!”赵德柱当下就发起来了牢骚。

“咱们山城厂也是这样!”

马继民的脸色也很难看,虽然都在一个省内,他也没料到,专业生产WD615发动机的工厂,居然堕落到现在这个样子!三个亿的外债!自己要是把坊柴给兼并了,是不是也得把这个债务给背起来?

“那你们怎么不改革?”王钢的脸色严肃起来。

“王领导,我马上就要退休了。”徐厂长说道:“这个改革的重担,还是交给年轻人来吧,如果能让太平洋集团把我们给兼并了,那是最好的结局。”

王钢脸色变幻了一会儿,然后向身边的助手说道:“把秦总给叫过来。”

秦锋不想掺和国企的烂事,昨天随便说几句就算了,没想到,今天又被叫来了,而且,他还没别的办法,王钢可是王芳的老爹,也是他们太平洋集团的支持者,王钢召唤,他哪里敢不去!

秦锋走进了会议室,就看到里面好像多了几个人,里面烟雾弥漫,这些家伙难道在不停地抽烟?

于是,秦锋把会议室的窗户打开,就坐在窗户旁边,下面是暖气,上面是清爽的空气。

“王领导,什么事?”

“昨天你不是建议,坊柴的未来,让坊柴自己把握吗?现在,他们提出来了要求,想要请你们太平洋集团兼并了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