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学可不是白上的

6 学可不是白上的 (第2/3页)

秦鱼年纪太小了,随时存在夭折的可能,她可不敢把他带出去到别处上学,不说她舍不舍得,学室里也不会收这样的小童的。但她又不想让这个聪慧的孙子在家里蹉跎时光,于是她就有了一个一举两得的想法:让秦川去都乡学习,然后回家教给秦鱼。这样,秦鱼既可以不离开家,也能提前学习秦国法令了。

至于为什么要从小就培养幼孙,而不是像他的哥哥一样等到弱冠之年再出去学习如何做官做吏,那是因为秦鱼实在是太聪慧了。秦大母想,他应该就是大贤们口里说的有天赋的人,若是他去咸阳拜师,应该有很多人争着抢着的要收他才是。

这世上的人,每天都有很多的想法,但也只都是想一想罢了,能够做成、有本事做成的人,极少。

秦鱼就是这样的人。

你看,他说想看看发胀的面团做出饼来是什么样子的,他就锲而不舍的一遍一遍的做,最终做成了让老人孩子这些牙口不好的人都能轻松咀嚼的软饼,惠及乡里,这难道不是聪慧吗?

还有,他说既然面团放久了可以变异成香甜可口的食物,或许羊奶放久了除了变臭,也能变成另一种能吃的食物呢?

然后他又开始一遍遍的尝试,最终做出了酸奶和奶烙......

还有,其实秦鱼的养殖牲畜的手艺也很优秀,不说家里的羊和牛他一直在参与打理,就说芦苇荡里生长的上万只鸭子,就是他从无到有一点一点养起来的。

他们家的鸭子和鸭蛋,早就成为除了粮草之外所有赋税的替代品了,可以说,他们西乡蒿里的鸭子和鸭蛋,早就在栎阳县传开了。

如今又有了可以存放十天以上的奶烙,这是将不好保存的液体食物变成可以保存的固体食物,应当算是“让粮食丰收、增产”这一类的功劳了。

秦鱼还是个孩子,他顶多提供一个想法,具体的操作和实施,都是家里人一起完成的,因此,他的功劳理应是放在全家身上的。他们家把这份功劳报上去,除了能免除劳役和赋税,还能打开县里学室的大门,把秦川塞进去,去做一名弟子。

而学室里挑选弟子是有标准的。做了弟子就能免除徭役,但要是学不好,考核不通过,是要补足徭役,还要受鞭笞之刑的,因此,并不是谁想去学就能学的。而选拔的首要标准,就是本地的良人,也就是他们这样勤于农事、不触犯法令、友爱邻里的人家。

只要她把奶烙这一项报上去,加上以前的软饼、鸭子和鸭蛋,说不定,县令会亲自收川做嫡传弟子呢。

据她所知,这个县令因为他们家,可是年年都受咸阳那边的嘉奖,仕途也是一帆风顺呢。

秦大母越想越觉着此法可行,第二日,餔食之后,秦大母把自己想把川提前送到学室上学的想法给全家人都说了一遍。

她问:“川,你想提前去学室上学吗?”

川有些茫然,以前他也听大母跟母亲说过他的将来,他自然知道自己以后是要去学室上学的,但他以为还要等好几年?怎的这样突然?

但川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