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苏曳夺取九江!沈葆桢悲剧!

第136章:苏曳夺取九江!沈葆桢悲剧! (第2/3页)

在城头上,看着堤坝决口的地方,洪水如同巨龙一般涌入。

满心绝望!

而在这个时候。

忽然东边城门外,来了一群人。

整整一千几百人。

每一个人身上口扛着一个大袋子。

竟然是新军。

林启荣一呆,这……这是做什么?

苏曳带头,来到城墙之下。

此时,洪水已经到了脚踝了。

林启荣此时也不疑有他,立刻带着人出去。

苏曳道:“林世兄,这是十五万斤的粮食,大部分是干粮,还有几百个火药包,我留给你们了。”

“非常抱歉,我暂时也只有这么多。”

“我要率军暂时离开了,去扬州弄粮食。”

“你们要抗住,等着我运来粮食。”

“别死,别自杀。让你们的兄弟们都别死,也别自杀。”

“等我运来粮食救你们!”

林启荣望着这一堆堆粮食,望着苏曳,他整个人都是迷茫的。

受到了强烈的震动,但是又完全不知所措。

“苏曳,我,我是不可能投降的,我不可能背叛天国的。”林启荣道。

苏曳道:“林启荣,我接下来但凡说半个招降,我就不配为人。”

“你觉得我是施恩图报之人吗?”苏曳大声道:“所有人见证,我今后在林启荣面前,在九江太平军面前,绝不说出招降二字!”

“接收粮食,接收物资!”

随着苏曳一声令下。

这一千多名士兵,纷纷将自己肩上的粮食,放在太平军的肩膀上。

“撤离!”苏曳一声令下。

一千多人新军,趟水飞奔,朝着东边的船队而去。

水位越来越高了。

林启荣望着苏曳新军的背影,一阵阵发呆。

“把粮食搬到最高处,最高处……”

几个小时后!

苏曳的新军,乘着上百艘船,沿着长江离开,返回扬州。

粮食和物资都不够了。

最关键的是,要把战场再一次空出来。

…………………………………………

接下来几日。

暴雨倾盆。

每天都在下雨,长江水位越来越高,鄱阳湖水位,也越来越高。

林启荣等人眼睁睁看着整个九江城,彻底变成泽国。

水位不断上涨。

三尺,五尺,十尺。

而且还在不断上涨。

再涨的话,就连屋顶也呆不住了啊。

无数人,跪在屋顶上祈祷。

老天爷啊,龙王爷啊,千万别再下了。

再下的话,我们就要全部淹死了啊。

此时,林启荣心中无比感念。

幸亏最后关头,苏曳送来了十五万斤粮食。

否则……弟兄们只怕真的要饿死了。

十五万斤,每一个人能分八九斤左右。

但是林启荣下令,每人每天,只能吃三两。

这样能维持的时间还长一些。

此时,所有太平军士兵都知道了,自己此时嘴里吃的粮食,全部是苏曳新军给的。

顿时,心绪无比复杂。

林启荣和曾天养望着泽国一般的九江城,缓缓道:“曾老,虽然东王死了,但我们是生是天国的人,死是天国的鬼。苏曳再好,那也是清妖头子,所以投降是绝对不可能的。”

曾天养道:“东王虽然死了,天王荒唐,我们心中知道。但是兄弟们心中,对天王还是有忠诚的,还是有情感的,投降是不可能的。”

林启荣道:“不可能投降,但也要报恩。”

曾天养道:“此时能够支撑我们的,也只有这股子精气神了。”

林启荣道:“随性而活,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吧,走不下去了,就轰轰烈烈而亡。”

或许是太平军的祈祷起了作用。

次日,大雨停了。

久违的太阳出来了,而且温度开始上升。

众多太平军,仿佛再一次看到了希望。

……………………………………………………

而此时!

另外一个方向,太平天国北王韦昌辉之弟,韦俊!

这段时间,他一直带着一万多太平军在江西四处征战,前不久刚刚攻下吉安城。

比起石凤魁,这韦俊就要强得多了。

他也是湘军的老对手了,这些年和湘军交手,也算是赢多输少。

两年前,武昌城就是他打下来了。

湘军的教师爷,猛将罗泽南,就曾经被他击败过。

这段时间,他在江西打得好好的,正在四处攻城掠地,没有想到天京事变爆发了。

他也受到了巨大的精神冲击。

但是很快就缓过来了,因为他也算是胜利者。

他的兄长韦昌辉杀掉了杨秀清。

那个压在所有人头上的大山不见了,那个让人无比害怕的东王不见了。

消息传到韦俊耳朵里面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立刻回师天京,帮助兄长韦昌辉维持局面。

但是有人告诉他,不要这样做。

他和北王韦昌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两个人不能都在天京,反而要一内一外,这才安稳。

如今天国大军分在两处地方,一处在天京、安徽附近,一处在江西周围。

北王韦昌辉背靠天王在天京,那他韦俊就应该在江西抓住兵权。

而江西的核心,就是南昌。

所以,韦俊应该率军入驻南昌。

韦俊觉得有理,便率领一万五千太平军北上,进驻了南昌。

于是乎,此时的南昌太平军,超过了三万多人,石达开不在,韦俊自然就成为了南昌太平军主帅。

只不过原本的南昌主将是石达开的部下,对于韦俊也是不大服气的。

但是,没有撕破脸皮。

因为翼王石达开只是去天京主持局面,阻止韦昌辉继续暴行,但局面还没有明朗。

………………………………………………

天气一天天转好。

温度越来越高,太阳暴晒大地。

九江城的水位不断下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干涸了。

整个过程中,沈葆桢大人都在守株待兔。

他的大军驻扎在九西北方向,地势很高,不会被洪水波及。

所以在这场大水中,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得到了难得的休整。

这一战,虽然一开始仓促,犯下了错误,使得军队受到了不小的伤亡。

但是接下来,他狠辣果断,还是挽回了局面。

他拿着望远镜,看着九江城内的一切。

“沈大人,已经到处侦查过了,苏曳的新军已经逃走了。”

“方圆百里之内,都没有苏曳新军的踪迹,大水淹城的时候,新军具体伤亡不知,但是物资损害应该很严重,到处都漂浮着箱子,而且他们的军营都来不及收,也完全被淹没在大水中了。”

“这一场大水,把九江城内的一切摧毁得干干净净,快要成熟的麦子,也全部被水淹没了。”

“九江已经彻底断粮好几日了。”

沈葆桢道:“继续记录,九江城内有没有炊烟,一天有几处炊烟。”

“是!”

这一次的沈葆桢很谨慎。

一定要等到九江太平军快要彻底饿死了,才开始攻城。

确保一举拿下。

他一方面很有耐心,但一方面又很焦急。

因为,苏曳显然是去扬州补给了,一旦补给完毕,他立刻又会回来的。

所以,必须趁着苏曳新军到来之前,把九江拿下来。

为此,他专门派了舰队在长江上巡逻,一旦发现苏曳的船队,就立刻来报。

最好的局面是等到九江城内的太平军全部饿死了,这样就能轻而易举拿下九江城。

在他的观察下。

九江城内局面非常不妙。

城墙上,人越来越少了。

隐约间,尸体越来越多了。

浓烟也越来越多。

只不过,这不是煮饭的炊烟,而是火化尸体的浓烟。

整个城内,再一次素裹。

很显然,这是九江城内在为死去的兄弟们戴孝。

……………………………………………………

九江城内!

曾天养道:“侯爷,您觉得这计策有效吗?”

洪人离道:“有效,因为完全符合逻辑,更加符合沈葆桢的期待。”

这几天,每人只吃三两干粮,然后狂灌热水。

尽管饿不死,但实在是有些虚了。

但如果没有苏曳送的这十五万斤粮食,那他们几乎早就饿死了。

当然,这洪水也不是没有一点点好处,那就是带来了部分的鱼。

但是这点鱼,对于一万八千人来说,完全是杯水车薪了。

曾天养道:“侯爷,你觉得沈葆桢什么时候会攻城?”

林启荣道:“等苏曳的船队再一次从扬州城出发的时候,他们就会攻城了。因为他先用洪水淹城,毁掉了我们即将要成熟的麦子,让我们彻底断粮,肯定不会便宜了苏曳。”

“接下来,让更多兄弟扮演尸体,横七竖八躺得再多一些。”

“然后,在城墙上,在地面上演戏,饿得倒地。”

“接下来,不要再升火了,每个人灌满凉白开。”

“上演饿殍满地。”

“要让沈葆桢那边赶紧攻城了,不能再耗下去了,再耗下去,我们真的要彻底断粮,苏曳送的这十五万斤粮食,也要吃完了。”

随着林启荣一声令下。

九江城内的状况,看上去更加惨烈了。

城墙上的士兵,奄奄一息。

甚至,是不是就忽然倒地不起。

城内的道路上,也横七竖八躺满了人,也不知道是死还是活的。

…………………………………………………………

在远处山坡上,湘军用望远镜观察到了这一切。

“沈大人,差不多可以了。”

“九江城内,早就彻底断粮了,现在炊烟都没有了。”

“城内大量的人,都已经饿死了。”

“而且,现在他们死的人,也根本不烧了,就任由扔在那里了。”

“末将看到,很多人都在地上抓土吃了。”

“可以攻城了。”

沈葆桢摇头道:“再等等,再等等!”

幕僚道:“大人,其实不能等了。”

沈葆桢道:“哦?为何?”

幕僚道:“因为他们已经不烧尸体了,这是……在做最后的挣扎。”

沈葆桢听完后,不由得一颤。

他明白幕僚的意思了。

之前那些发逆,还把死去的同袍烧掉了,现在反而不烧了。

这……这是打算做什么?

不言而喻,指向那个最残忍的答案。

这是要把人当成军粮吗?

只不过林启荣此人有道德情操,所以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幕僚道:“林启荣有道德情操,但是那些发逆士兵没有,一旦等到有人打破了这个禁忌,那就会纷纷效仿,那样他们反而会吃饱了,而且会爆发出来可怕的凶性!所以我们要抓紧攻城了。”

沈葆桢道:“有理,开始集结军队!”

半个时辰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