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卡尔梅克 (第1/3页)
1687年9月5日,华夏东岸共和国驻欧全权特使高文刚乘船的船只抵达了位于克里米亚半岛西南的哈吉港。
哈吉港一如既往地繁华、热闹,仿佛北边正在爆发的战争和他们没多大关系一样,聚集在这里的商人、军人、冒险者、野心家、技术工人、情报人员和各种神职人员等等,都是该吃吃、该喝喝,按部就班地进行着自己的工作。虽然哈吉县地不过1500多平方公里,军事力量也只有区区一千人的守备队规模,但天塌下来有北方的高个子顶着,他们怕啥!
高文刚的船只停在了港口内专为政府公务船只、军舰划出的泊位,条件优良,交通便捷。当然整个哈吉港的条件似乎都可以称得上优良,这个在后世被称为“塞瓦斯托波尔”的著名港口一直是苏联和俄联邦黑海舰队的母港,两侧有非常长的延伸出去海岬作为天然防波堤,将凶猛的风浪阻挡在外,使港湾内一直保持平静。不光如此,港湾左右还有一些地理上的制高点,可以用来修建炮台,让任何试图硬闯港口的敌方舰队付出惨痛的代价。
除此之外,包括哈吉县及克里米亚汗国首都贝克奇萨莱在内的整个半岛南部地区,都分布着肥沃的黑土地。而且这里的气候比黑海北岸要更加温暖一些,适宜人类生活及农作物的生长,故哈吉县实在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军民两用港口,更是一个优良的补给基地,足以容纳数十万居民的生活、工作,虽然目前这里的人口还很少,只有区区数千人罢了。
不过东岸人这几年也在对这个殖民城市进行投资。这里除了一家船舶修理厂外,最近还投资兴建了一个规模不小的枪炮修理厂,从本土进口了包括蒸汽机在内的诸多机器设备,同时高薪聘请了一些技师,将这家工厂的摊子撑了起来。
毋庸置疑,哈吉枪炮修理厂的生意是非常不错的。他们不但给地中海一带的东岸陆军修理枪炮,同时也承接克里米亚汗国军方的业务,简直忙得不可开交。甚至现在就连奥斯曼帝国的阿加们都听说了哈吉枪炮修理厂修理武器又快又便宜,因此开始给他们下单,以满足自己的战争需要。据说,现在这家工厂已经开始从克里米亚汗国俘获的奴隶中挑选有机械加工经验的人吸收入厂,以尽快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各方滚滚而来的订单。
当然所有的外来投资并不限于此。比起工业方面的投资,人们可以很轻易地发现,似乎商业和金融方面的投资更加多一些,比如东岸本土的几家银行、保险公司在这里开设的分支机构,比如孙春阳南货铺、国营百货公司、南海集团等企业在这里开办的分店,甚至还有一些经特批许可的外国银行或商业公司的分支机构,总之在这个沟通三河贸易的重要交通节点上,商业和为此服务的金融企业的大量存在,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高文刚对此其实也是乐见其成的。在今年年初的时候,哈吉县本地的负责任欣喜地告诉他,如果刨除那些如港口扩建工程、道路修建工程、城市上下水设施、城市照明系统(煤气灯)、医院、学校等基础设施投资的话,那么去年(1686年)一整年哈吉县的财政其实是收支平衡的。即政府收上来的税收与开支基本相抵,不再需要高文刚给国内打报告申请拨款,如果你忽略那些基础设施项目的话。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这表明了哈吉县已经慢慢有了造血能力。在东岸政府大笔投资砸下去之后,这座原本堪称蛮荒之地的地方已经变了大模样,人口日渐增多,经济日渐繁盛,再加上这里悬挂的是华夏东岸共和国的国旗,周边势力多多少少都有些顾忌,因此还吸引了很多奥斯曼流亡官员、克里米亚商人及黑海周边的其他富商、贵人在此安家,这又给城市带来了大笔的财富、知识和技能,进一步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这些,都是哈吉县经济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