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胆大妄为的想法(一) (第1/3页)
“呜”的一声汽笛长鸣,“阿穆尔河”号内河浅水炮舰缓缓开进了崇明沙码头内,然后放下了铁锚。岸上一群清军俘虏充当的码头力工带着镣铐慢慢走了过来,他们在监工的监督下,费劲地从炮艇上卸下一些物资——物资主要是火药、熟铁炮弹,以及一批修理完毕的铠甲、刀枪,崇明沙上目前有一个小小的军需库,这些物事就都将临时存放在这里,以便随取随用。
话说自从去年(1652年)九月份刘海洋下令结束长江之役后,至今已历五月之久。这五个月的时间内,张名振、郑氏所部兵马大部已撤了回去,只留下了少许人手驻留在崇明沙一线(主要是水师),与东岸人一起共同守卫着这个长江口的桥头堡阵地。
大顺刘国昌麾下的兵马本就寄居在东岸人檐下,自然没什么撤不撤的说法,他们目前已返回鄞县屯戍。不过在去年东岸人攻打至池州府、宁国府一线的时候,曾经派了几艘海军炮艇逆流而上,载着千余名刘国昌部精兵航行至湖北顺军地盘,在令其归建支援湖北大战的同时,又从顺军那里接来了一千五六百名士兵——人家大顺是真把东岸人这里当做了人才培养基地来用了。
另外,南明新泰侯郝尚久部倒也没急着撤走,他们在宁国府兼并了一些抗清义军武装后,人数已暴增至4000多人(其中最初跟着郝尚久从潮州北上的人只占四成了),但战斗力却有所下降。好在最近也没什么大战,他们得以屯驻在崇明沙这一片,一边弹压地方、一边训练士卒,力争将战斗力提高一些。
所以,在东岸陆海军主力已撤走的情况下,目前崇明沙这一片的防务就全靠郝尚久部撑着了,他们是崇明守御千户所城最主要的武装力量,一旦清军来袭,他们必须确保自己能够坚持15-30天时间,等到东岸大军前来救援。
哦,对了,岛上除了郝尚久这一路四千余兵外,还有两名“我大清”的降将统帅着的数百人马,分别是原崇明守御千户常春率领的340余人和把总华本德率领的270余兵。此二人在去年盟军打来时阵前归降,加上后来态度较好,因此免于了去苦役营报到的差事,被刘海洋编练成了天佑军、天助军两部(这名字纯粹是为了恶心清廷),充作治安部队。
战斗结束后,关于天佑军、天助军的去留问题,邵树德、刘海洋、魏博秋等人曾经有个一番交流,最后考虑到魏博秋魏副司令挂名的日本公司经营虾夷地,手头不能没有一点武装力量,因此便把这支600人出头的降兵交给了他,由他带去北方,守卫钏路港、厚岸港等地的安全——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很可疑,但至少比泥腿子要强一些。
前几日一等参谋儒尼奥尔中尉已在原梅机关骨干、现宪兵队少尉李卡多的陪同下,乘坐海军炮艇抵达崇明沙,向常春、华本德二人宣读了黑水保安司令部的调令,今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