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十七章 乌江之畔(六) (第2/3页)
供水方式,在如今的东岸,也只有一些大城市或者地靠天然河湖的城镇能够做到,在相对干旱(缺乏地表径流)的草原或丘陵地区,当地居民们只能依靠打井——很多地方甚至不得不打深井——来取得生活用水,看起来相当苦逼。其实东岸草原地区每年的降水并不少,但多均匀分布在各个季节(夏季降水较少),加之地面又缺乏地表径流,因此雨水大多渗漏到地下去了。所以,如何利用好这些降水,才是扭转内陆地区居民用水困难的关键——或许可以试试打深井,然后用大型抽水机提水。
作为矗立在乌江岸边的谷亭堡,自然是不用费尽心机到地下砂岩层里去抽水了,他们完全可以直接从浩浩荡荡的乌江内抽取淡水,作为生活用水的来源。目前这里的先期移民们已经挖掘了一些引水渠了,剩下的活就等这些二期移民来到后继续开工,比如沉淀池、过滤池等等。至于城区建设、道路交通的修建,则交给接下来由内务部警察押运过来的河间奴们负责。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根据东岸共和国卫生部持续多年的数据调查显示,供水系统中修建了过滤池的城镇,其霍乱和伤寒的发病率大大低于未修建过滤池的城镇——一些乡村地区的农民喜喝生河水,这往往也是造成这两种疾病大量蔓延、居民病死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执委会的严令下,从1648年开始,各城镇的供水系统必须经过滤池过滤,任何人不得因嫌麻烦或费用高而省略掉这个至关重要的设施;而在非统一供水的乡村地区,建议居民们以喝井水为主,另外水也必须烧开了才能喝,以减少霍乱、伤寒的传播途径。减少居民(尤其是儿童)的病死率,永远比鼓励出生重要得多。
过滤池过滤的是经沉淀池(将水中的固体颗粒物沉淀下来)输送过来的水,池子内有碎石、砾石、沙子、天然海绵以及木炭(东岸人认为能减少水里的有机质)等物质构成的一层层的过滤体系,水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漏到最下面的集水渠内,最后输送到输配水管道内。这种过滤体系其实是在东方县(这个县的城市人口超过了一万二千人,每日耗水数量巨大)原有的设计上改进的,即沉淀池内增加了使用化学品进行沉淀的工序,过滤池内又增加了天然海绵和木炭过滤,总体来说大大胜过了首都那套被人赞不绝口的系统。
谷亭堡这里计划修建的输配水管道比起首都的也将会更先进一些。首先就是大型铸铁管(铸铁管比钢管更不容易锈蚀)将取代易损坏的粗陶管,这种管子强度大、均匀度好、也更耐压,两根管子之间采用窝接法连接,金属铅堵塞缝隙,管子外层涂一层煤焦油或漆来防锈蚀。当然了,在某些运输不便或木材丰富的地区,有人可能会施用木材制造水管,不过这似乎只能作为应急措施,短期来说是比铸铁管更经济、安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