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二章 武昌府(二)

第六百零二章 武昌府(二) (第2/3页)

“不谈这些糟心事了。”李难先摇了摇头,说道:“侯爷(贺统承袭了他父亲上津侯的爵位)未来有何打算?伐明战事已息,朝廷一点都没有回收市面上宝钞、军票的意思,这摆明了是在囤积钱粮,意欲北伐。郧阳府首当其中,鞑清已经调遣新军第六镇进驻秦省东南,侯爷可要早做谋算啊。”

“还能如何?打呗。我辈武人,总不能落个贪生怕死,叛国投敌的下场。”贺统喝了口酒,神色有些郁郁,只听他继续说道:“只是可怜了跟着我们贺家的那几万弟兄,几十年前我祖父贺珍带着他们转战西北,打过明军,打过回回,也打过鞑子。我父在商洛山中练兵,屡次出击,最远一次打到西安近郊,威震关中。如今到了我手上,再怎么难,我也不能投降鞑子。可惜长沙的李皇帝非量大之人,早就看我不顺眼了,这几万弟兄,估计都没个下场。”

贺统这话一说,李难先也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如今国内风气渐开,新学慢慢流行起来,读过书的人都对满清没什么好印象。贺统如果只是割据一隅,称王称霸,国人还能容忍,并视之为正常。郧阳府的兵将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会帮着他们的侯爷与长沙朝廷叫。但如果投降满清,这性质就严重了,郧阳府三万四千将士,不知道有没有一半人愿意跟着贺统走。李难先估计,大概是没有的。

这就是大势,这就是人心!有的时候,大义名份还是很重要的。长沙李皇帝是正统,这个大家都知道。尤其是在攻灭南明之后,长沙朝廷的威望日渐增高,民间新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也对其非常认同。这个时候,像贺统、袁金忠这类小军阀,是万万没胆子硬来的。成都的刘忠贵大概可以抵挡一二,毕竟他地盘大,兵多将广,蜀中地理上也相对隔离,但若要对抗大势,势必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新学办了这么多年,不知不觉间,居然是朝廷获得了最大一份利益。这一点,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尤其是那些上了军事学堂的人,已经不再是单纯领饷吃皇粮的了,他们似乎有了自己的想法,开始为这个国家忧虑,为国事操心,这可就太让人头疼了。这种人,平日里谈吐说话都和旧军官不太一样,也比较尽心尽责,战场上关键时刻豁的出去,敢打敢拼。但说实话,贺统现在对这些人有些狐疑,总觉得他们心向长沙朝廷,不是太敢重用。可偏偏现在战争越来越复杂,对这些新式人才的渴求度也越来越高,不用还不行,真是让人郁闷!

有些时候,贺统会想起,清军的那几个镇的新军,他们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不得不承认,清廷给了新军极大的优容,不但军饷高出绿营一线,和满蒙八旗一个水平,而且在国内地位较高,拥有各种特权。尤其是在征讨噶尔丹的战争打得异常胶着之时,目前已经扩充到八个镇的新军参战,表现非常亮眼,可以说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平衡手,这就进一步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