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一章 蛟河(一)

第三百四十一章 蛟河(一) (第3/3页)

牛肉来补充营养和体力,因此便催生了对廉价牛肉的巨大需求,进而导致捕牛队也想办法将牛肉就地腌制了起来,然后用船运回国内销售!

实话实说,来自巴塔哥尼亚台地区的腌牛肉真的是一种廉价到过分的食品,以至于东岸本土条件稍微不错的人,都会选择本地饲养、宰杀的新鲜牛肉,要么就是鸡鸭鹅、鸵鸟、骆马、水豚或猪羊等较为昂贵的肉类,而不是烂大街的巴塔哥尼亚腌牛肉,因为这种在近年来极大冲击了国内市场的肉制品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草原上两千多万头安达卢西亚黑牛呢,等着你去捕杀——“逼格”自然也就下降了,因此这种牛肉在东岸几乎成了“贱肉”,售价不高,销售商们一般也是以走量的方式来赚取利润。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种巴塔哥尼亚腌牛肉其实是穷人最好的“朋友”,也是最适合非国民劳务工补充脂肪和蛋白质的一种食物。但就是这种廉价的食物,巴蒂诺、门德斯二人也甚少舍得购买,已经钻到钱眼里的他们在东岸学了些什么“控制成本支出”的所谓经营理论,就开始严格削减“不必要”的开支,最大程度地压榨手下的工人,因此在搞建设项目时被戈什金的人比下去,也就一点不令人感到奇怪了。

“父亲,我听一些朋友说,这段铁路的后续资金还没有着落,启动资金甚至还不足整个工程费用的一半。如果情况真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真的能够如此收到后续的工程款吗?而且,当初定下这个项目的地区行署专员已经退休了,这会不会让铁路的建设半途而废?老实说,我现在真的有点担心了。”已经从青岛路桥学校肄业的戈什金的儿子伊万见身旁无人,小声朝自己的父亲问道。

“亲爱的伊万,我的儿子。”戈什金将油渍的双手在毛巾上擦了擦,然后随手拿起一片金黄色的蜂蜜枣糕,一边吃一边说道:“当年我和希尔洛夫、佩特科夫、萨尔科维奇几个第一次在东岸承揽项目的时候,我们只能吃生了蛆的黑面包、喝生水,偶尔东岸人会施舍下来一些咸鱼、腌肉或劣酒,当时就引为美味了。而且那个年代,因为资金的缺乏——要知道,当时的地方政府官员都是建设狂人,而且那时的地方政府远没现在这么有钱——拖欠工程款是家常便饭,我们一度穷得吃饭都成问题,只能自己在河里钓鱼、在树林里猎杀野兽勉强维持生活,形同野人,而且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那个时候,门德斯、瓦伦蒂诺二人还经常嘲笑我们,认为我们是‘野蛮人’,比印第安人高贵不到哪里去,不自量力地四处接项目、做工程,早晚会破产!不过我们最终还是挺过来了,良好的信誉使得很多地方政府官员对我们心存善意,于是在税制改革完成、地方政府收入大增以后,我们公司的发展就走上了快车道,远远地将那些意大利佬们甩在了身后。所以,伊万,我的孩子,不要怕收不回工程款的事情。我一年挣两万多卢布,去年手头也结掉了几个工程,现在公司现金充裕,完全不是问题。”

“而且,眼光要放长远点,消息也要更灵通点。”戈什金又从腰间抽出了个玻璃酒瓶,那是进口自南非的象河葡萄酒,只见他煞风景地牛饮了两口后,用手背擦了擦嘴,笑着说道:“蛟河地区已经得到批准,在其西北方向再设立多个定居点,这可是一笔大生意呢。我都算好了,在完成伊瓜苏县的一些项目后,就可以抽调部分人员回来投入到这些定居点的项目建设之中了。而且现在俄罗斯的南方据说很乱,想要搞人很容易,伊万,这其实是我们公司一次很好的发展壮大的良机,和蛟河地区的官员关系搞好了,未来的定居点建设项目总能捞着不少肉吃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