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公会(四) (第2/3页)
高进忠还是第一次听闻这种事情,没想到这些粮食批发商们气魄如此之大,如今竟然想着进军上游产业搞粮食种植了,这还真是小看了他们。只是,他们这些人租赁的大农场一旦搞起来,这生产成本会比国内农村大批的自耕农便宜不少,势必会对他们形成一定的冲击,执委会应该要制定一些政策吧?以前在西南铁路沿线搞的一些农场——如灌木农场、前进农场、胜利农场等等——规模还没这么大,冲击还不明显,要是这些粮食批发商行业公会的款爷们搞起了大农场,然后大批种植小麦、大豆和玉米,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国内粮食市场的格局一定会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这点不可不察。
毕竟,农业现在可是华夏东岸共和国吸纳了最多就业人口的行业,大批有消费能力的自耕农阶级的存在,无论对于消费工业品,还是调节社会贫富分化,抑或是稳定社会秩序,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要是农业的利润都让大农场主挣去了,大批农民破产,那还玩个屁啊!以现在相对狭小的国际工业品市场需求(意味着制造业工作岗位有限),难道将这些破产农民都推到建筑业上去么?怎么可能!
高进忠、阿涅利二人限于学识和眼界,只想到对粮食价格的冲击这一层,没想到后面更深远的东西,因此只是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大粮商有一种本能的不安。但本年度(1665年)新上任的东岸第四套执政班子,有怎么可能对这种会威胁他们统治基础的事情视而不见呢?尤其是向来扎根农村、以自耕农为基本盘的陆军系统(海军里的农村子弟也相当不少),更是对这种情况万分警惕。
故新官上任的以戚汪平戚主席(前任政府的副总理)为首的执政团体已经决定,要通过税收杠杆和财政补助来调节其中的差距,以尽最大可能保护自耕农的利益,不使国家出现不应有的动荡。说白了,就是要尽量让两种农业体系并行不悖,等到时机合适后,再适当取消这些政策倾斜,让农业市场自由竞争。相信那时候工业化程度加深的东岸,也已经做好了吸纳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体系的准备了,不至于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粮食批发商行业公会选择的拓荒地点是哪里?”高进忠抿了一大口河中大曲,瞪着眼睛问道:“西南铁路沿线还是北方铁路沿线?貌似也就那边的条件合适了吧?”
“哪有那么便宜的事?你以为执委会诸公是那么好说话的人?”阿涅利白了一眼高进忠,用揶揄的口气说道:“虽然李文长李长官身份尊贵、面子很大,但在这事情上,也没讨着太多的好处。执委会给他们的就两个地点,二选一,一是昌化湾一带,二是宁边港(即后世巴西若因维利市附近)一带,当然若是他们愿去北宁地区上头也不反对,但这个选择好像被他们直接否决了,因为那里的交通运输条件实在太差了。唔,这些我都是听相熟的粮食批发商说的,这事已经筹划很久了,大概近日就会执行。”
“你还是没说他们选的是哪里啊。”高进忠问道。
“呃,好吧,他们选的是宁边港一带,那里虽然只有一个三个月前才设立的新定居点,但胜在沿海平原面积大、辽阔,森林也不如昌化湾那里那般密集,开拓起来难度小一些。因此,他们这些粮食批发商人选的就是那里,决定集体前往那边开辟大农场,进行规模化的大豆、玉米和小麦种植,为此,甚至已经开始向大丰农机厂大量订购诸如脱粒机、条播机、蒸汽犁、马拉玉米收割机、马拉小麦收割机、马拉大豆收割机、马拉牧草收割机、马拉滚筒压路机等机械设备,向北方植物园订购大量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