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靳准之乱 (第1/3页)
随着匈奴汉国到达巅峰,在南方的司马睿在麾下将领的拥簇下,三辞三让后也顺利登基称帝,成为东晋的晋元帝,把王与马共天下的这班子推到巅峰。
随着这些年的动乱下来,有本事的汉人流寇开始逐渐登上历史舞台。
先是刘泰与苟晞僵持青徐一线,打得难解难分,接着李固与刘畅爆发荥阳之战,同时亦有祖逖整肃兖州。
其中最是瞩目的,便是荥阳之战。
刘聪派遣堂弟刘畅率领步骑三万进攻荥阳,李矩派人向汉军献酒肉,假意投降,同时隐蔽精兵强将,外留老弱迷惑汉军。
刘畅不知有诈,未加防备,大摆筵宴,犒赏全军将士,将帅皆醉。
当夜,李矩命部将郭诵及督护杨璋等选勇士1000人偷袭汉营,大败汉军阵斩数千,缴获铠甲马匹无数。
与此同时,晋河内太守郭默派兵增援李矩,兵分三路乘夜追击,大获全胜。
李矩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打散了匈奴汉国自从刘曜破长安,擒司马所带来的大厦将倾的那种令东晋近乎窒息的绝望感,被晋廷好好宣传了一番。
这让匈奴汉国,想一鼓作气鲸吞天下的势头稍稍缓和下来。
但问题是,匈奴汉国这样的国家,内部矛盾可以说多得难以想象。
大家齐心协力进攻外界时倒好说,但只要停歇下来,各种各样的矛盾便全冒出来了。
匈奴汉国宗室内的刘聪与刘乂,刘乂与刘粲之间的矛盾很快便是激化了。
这里的关系需要稍稍理一下,甚至还需要追溯到刘渊时代。
首先便是刘乂母亲单皇后原本是刘渊皇后,当初刘渊死后,刘和继位,结果只几天便被刘聪带兵杀死。
当时刘聪表示谦让,打算让刘乂做皇帝,刘乂哪怕脑子里面都是水,看着刘聪手中滴着血的刀也不可能答应这种掉脑袋的事情,自然在兄友弟恭下,刘聪顺利继位。
但刘聪为了展现自己的大度,便封了刘乂为皇太弟,表示自己死了就交给弟弟继承。
刘乂一高兴就答应了下来。
第二天便见到刘聪从自己母亲单皇后的寝宫里面出来,然后刘聪拍拍刘乂的肩膀道:
“我们以后各论各的,你管我叫哥,我管你母亲叫。”
说实话,匈奴人嘛,女人这种东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是很正常的。
不要用现代人的思维去看这一件事,甚至不能用正常的伦理去套这种事。
但问题是刘乂是被汉家的文明之光照耀过的,对这种关系深恶痛绝,便对自己的母亲规劝了几句,然后单太后就羞愤而死。
从此刘聪就看刘乂很是不爽,因为在刘聪看来这本就是自古以来所有可汗都这么干的。
你这想干什么,伱是想动祖宗之法,还是看我不爽!?
而刘聪身边的呼延皇后可松了好大一口气,她更希望自己儿子夺取太子宝座,看这皇太弟早是眼中钉肉中刺了,果断吹起了枕头风。
“父死子继,古今常道。陛下承高祖(刘渊)之业,太弟何为者哉!陛下百年后,粲兄弟必无种矣。”
刘聪听到哪怕当时没想杀这弟弟,但猜忌的心思终究是免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刘粲成长起来了,开始去掌握权利了。
作为刘聪继承者的他,又怎么允许,一个皇太弟在自己的眼前晃荡,尤其接受汉家文化后,父继子承才是正道。
至于兄终弟及这种事情在游牧部落来说完全没什么关系,但对接受汉家文化洗礼的匈奴高层来说,这跟他们原本直入骨髓中的唯强是举的传统习性那是本能的起冲突的。
总而言之,因为匈奴文化与汉家文化的冲突,匈奴汉国在打下了这么大片的土地后,开始直面两种文化冲突所带来的第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传承的问题。
刘粲见刘聪迟迟没解决这问题的意思,马上便是始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刘粲让党羽王平诱骗刘乂说,“奉陛下密诏京师将有变乱发生,应当内穿甲衣以备不测。”
刘乂信以为真,或者说,刘乂也不敢不信以为真啊,这跟金刀计其实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毕竟若不这么做以后若是被刘聪知道了,只要刘聪对自己有恶感,那刘聪一样会觉得你是不是对自己不忠心。
毕竟王平的假传了密旨,但你就没有一点点对君上忠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