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 军功爵制度 (第1/3页)
看着苟纯接下任务,刘泰相信会给本地的世家带来青州的规矩。
说实话,刘泰倒也没认为世家这么快就跪了,会老老实实的遵守自己制定的规则。
毕竟不论千田税额外增加的税赋也好,徭役税针对他们麾下的徭役收税也好,虽然不算触及世家根本,但让人支付成本总归是心痛的,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对。
天下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如今只能苦一苦跳出来的世家,用命让其他世家顺应时代。
毕竟一口气灭杀所有世家的叫做黄巢,自己到底做不到他那般大魄力。
自己尊重历史,也敬畏历史,可不想要被后来的世家骂上千年。
所以,自己一手缔造军方与军史后,需要另外一股政治力量来制约他们。
就在刘泰思索是不是把科举制度拿出来时,褚翜,周平,陈元达等人也陆续到了。
刘泰到也怀着先放一放的心思,毕竟科举取士这的确是种不错的政策,但现在还没逼迫自己一定要用这政策的程度。
毕竟在战争期间,府兵制与均田制的终归是最有效的,而相对来说,科举制更多的还是用来治理天下的时候,用来打破门阀的推举制。
“见过大王!”褚翜,周平与陈元达见到刘泰后行礼。
刘泰回礼后,开口道,“如今能顺利占领河北,却是诸位助力,泰在此谢过!”
褚翜上前一步道,“大王能一统河北,乃大王仁德威严,我等不过只在身后修修补补。
不知道大王今日招我们几人前来所谓何事?可是几日后的军功大会?”
对刘泰在打赢战争后会进行军功大会,说实话褚翜,周平和陈元达都习惯了。
而一般上会借助这次军功大会完成军队士卒的新老更替。
道理很简单,一开始刘泰只有泰山郡,夺下了青州后,泰山郡的士卒拿到田地,青州的士卒虽然成为了士卒,但更多还是眼巴巴看着。
再后来打败王浚,那自己顺势拿下冀州和幽州的土地,那青州士卒得到这地方的田产,但冀州与幽州的士卒很多只能眼巴巴看着。
毕竟,虽然刘泰给的100荒地的指标很香,但更多士卒,还是希望能直接拿到第二年就能马上投入耕种的五十亩熟田,毕竟到手的才是最真实的。
开荒这种事情真的很辛苦,对很多平民来说三年都未必能够开出一亩的田地来。
这难度大概就是,你干了一辈子活,相信自己买到属于自己的经济适用房,让自己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扎下根来的难度。
对很多底层百姓们来说,他们不是看不到一百指标所带来的隐性利益。
但他们实在是拿不出本钱来支撑到这笔财富变现,又或者说,就算他们开垦出一百亩田地,能不能保住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凡开垦出来的土地,相对于其他田地是没其他苛捐杂税,是直接对接政府的军田。
顶多就是府兵们所交的实物税是指定种植粮食,等丰收后留下七层,另外三层直接交给国家当做税收,至于所谓的徭役,对于府兵来说,也是以维护当地治安而体现。
因为没世家参与,是军史过来记录,退役士卒过来收取,全部都走军方流程,所以倒能维持住这政策,在干掉中坚层后,不论底层百姓,还是刘泰都非常满意这笔收入。
不过,刘泰也知道,自己初创时什么事情都能够用军方顶一顶,但时间若是久了,怕会出现军方势力尾大不掉的情况。
所以等到了将来自己还是需要重新引入世家的力量,甚至需要举办科举,形成在民间的第三股力量,从而形成相互制衡的关系。
毕竟,如果只是两股势力的话,那在矛盾的发展中,往往激化矛盾使得双方都停不下来。
双方只能达成相对动态的平衡,但只要一不小心,这动态平衡就会破碎。
现在刘泰打赢了河北之战,可以说整个华北平原,中原最大的可耕土地到了刘泰的手中。
自己手下的那些青州,冀州,以及幽州的战兵们可以去瓜分这一片的土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