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4章 应天薛家,苏州林家!

第824章 应天薛家,苏州林家! (第2/3页)

食,他又只能返回江北,打算让地方官府想办法,从大户手中挤出一些粮来。

实在不行,动用官府库银买都可以,到时候他会承担一切责任。

然而等他回到泗州,才发现所有问题都已解决,粮食缺口全被堵上了。

办成此事的是宋子瑜,这位新任的巡按都御史,他号召各府县筹措到了粮食。

从泗州回到凤阳,李自恒找上了宋子瑜。

虽然都是为朝廷效力,可宋子瑜在关键时刻帮忙,还是让李自恒非常感激。

巡按衙门内,听了这位上司的致谢,宋子瑜答道:“李大人,你不必谢我,我是江北的官员,自当为百姓做些实事!”

“如今虽有奸邪作祟,却非所有人都立身不正,我只是其中一个罢了!”

宋子瑜这番话,让李自恒有些意外,也让他受了一些启发。

一直以来,李自恒认为官场里没几个好人,宋子瑜是贾雨村的门人,早被他划进奸臣预备队。

而宋子瑜到江北后,查民变之事只顾党争,对其他人重拿轻放,便又佐证了他的判断。

可眼下宋子瑜的言行,又动摇了他的观点。

于是李自恒只能感慨,人性确实非常复杂,至少他不敢说洞悉。

其实从功利的角度来说,宋子瑜的这一行为很好理解,而且他本人已道出缘由。

他是江北的巡按,算得上是地方官,安定地方本就是职责。

他是贾雨村的学生不假,可他得先是他自己,派系利益只能排到第二。

如果江北真的又发生变乱,李自恒当然难辞其咎,可最后还是得他来收拾局面。

二人接下来又闲聊了几句,只是相同语言实太少了些,所以几分钟后李自恒就告辞了,接下来他还有很多事要忙。

看着李自恒离去,宋子瑜心情也很复杂,他很佩服这位真正的君子,却知道往后与此人注定会是对手。

转眼又是几天过去,按李自恒重点突破的办法,树大招风的陈家成了主要查访目标。

虽然这些天李自恒不在凤阳,锦衣卫和东厂的人可没闲着,把陈家里里外外情况摸了个清楚。

但是对于审案,厂卫们都表现得很谨慎,他们只给李自恒提供线索,审案的事还得后者亲自来。

所以李自恒回到临时衙门,先是看了看了大量的情报,整理好思路再开始审案。

乾盛五年三月十六,整饬江北兼并第一案拉开序幕,李自恒陆续传了刘家、张家、和陈家二房三房问话。

这些都是陈家大宗外围势力,也是陈家兼并土地的白手套,只有先从他们入手才能关联到陈家。

李自恒准备充分,在审案中人证物证都有,只用五天就牵连到陈家大宗。

三月二十一,李自恒正式传讯陈裕盈,但这位以身体不适为由,令其子代为出面庭审。

李自恒当然不同意,安排了郎中去看陈裕盈,逼得后者躲去了乡下养病,于是李自恒又让郎中去了乡下。

最终,陈裕盈被逼无奈痊愈返回凤阳,于三月二十七正式登堂受审。

这次是会审,佥都御史李自恒位主审,按察使盛景瑞和巡按都御史宋子瑜为陪审,东厂掌班太监宋福生和北镇抚司副千户倪进忠(倪二)为旁听。

当然,凤阳及临近个各府县的大户们,被允许可以遣人来旁听。

对李自恒来说,这样的案子就是要对外公开,才能起到最大程度的震慑。

“刘家为何要给你家钱粮?”

“张家为何也要按时进供?跟刘家上交的比例一样?”

“还有你家的二房,三年前为何购入大批土地?为何能低于行家?”

“河西下村的村民,为何全都欠你家四房银钱?人家被你们收了土地还得耕种替你们还债?”

“还有柳家庄的三十八户,为何他们……”

大堂上,听着李自恒的诘问,陈裕盈心中虽有怒,但脸上却淡定无比。

“答我的话!”李自恒语气严肃。

“李大人,我比你多做几年官,如今虽已致仕,但还记得朝廷律法!”

环顾堂上诸官,以及大堂内外旁听的仕绅们,陈裕盈接着说道:“今天你叫我来问话我来了,现在我倒想问问你……你刚才说的这些,有哪一条触犯了律法?”

从表面上看,这些事跟陈家大宗没瓜葛,陈裕盈当然不可能全部认下。

虽然李自恒是钦差,但他却只有一个人,旁听者无论官民都不会支持他。

环顾众人,陈裕盈捋着白须,答道:“若你非我要回话,我只能告诉你……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买卖公平,你情我愿!”

李自恒当然不会被唬住,接着问道:“欠债还钱,如何起的债?如何还的钱?又是如何买卖?”

“这些你可否细细说说!”

这些当然不能细细的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