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明堂

第429章 明堂 (第2/3页)

。”

说罢,他也坐了下来,帮着扎好一个茅草身躯,拿起针线,对着烛光穿孔。

“洛阳丢了,加上史思明兵临城下,你的计划怕是已经败了吧?”颜杲卿问道。

光线太暗,线不好穿,薛白把线头放在嘴里抿湿,继续穿过针眼,嘴里道:“我在从偃师到洛阳的路上安排了一场伏击,就在离白马寺不远的官道边,叛军的必经之地。本想着能阻一阻叛军攻打洛阳,争取时间,如今看起来该是不太顺。”

穿好了针线,他打开一个木匣,捧出卢奕的头颅,卢奕的一双眼显得十分的明亮,那被缚之后怒叱叛贼的神情还栩栩如生,他伸手一拂,想让卢奕闭眼,但那眼皮很快又睁开了。

薛白遂开始缝,仔细地把头颅与草人缝在一起。

“得益于这些年的准备,我这支私兵应该不算弱,吸引了许多陇右、剑南的老卒,带着流民操练,一千六百五十二人,装备也精良。也许是因为没有良将指挥,也许出了别的问题。但我不得不承认,洛阳失守的时间比我预想中快得太多了。回答方才丈人的问题,第一个计划确实是败了。”

颜杲卿问道:“那你为何还来?何不退入土门关?”

“第一个计划败了,还有其它好几个计划嘛。”薛白道,“而且,必然是要来支援你的。”

他不想让颜杲卿陷入孤立无援的局面,这似乎快成了一种奇怪的执念,因此,甚至有些享受此时与颜杲卿并肩坐在一起缝尸体的时光。

“还有何计划?”

“比如,独孤问俗、李史鱼联络了安禄山留在后方的官员,有了几个不错的回应,范阳留军贾循、平卢军将刘客奴,都遣人来联络,表示愿意率范阳、渔阳归顺。”

如此大事,薛白竟是以一种稀松平常的语气说着,同时缝好了人头,给针钱打了个结,给卢奕整理了头发。

颜杲卿听了有些激动,道:“如此,叛乱或可早日平定?”

“他们要归附,能争取到多少人还不好说,关键得看朝廷能不能重塑威望。”薛白道:“好比我们在平原面对的情形,朝廷但凡争一口气,我们的军心士气便会大有不同。”

说着,他捧出了洛阳留守李憕的头颅,放在颜杲卿面前,让他感受李憕的愤怒与不甘。

“唉。”

薛白重新穿针引钱,没能一下穿过去,遂略有些烦躁地道了一句。

“故而早便说圣人昏庸不可救药了,这种皇帝不换掉,叛乱怎么能平定?”

颜杲卿停下手中的动作,体会着指斥乘舆带来的新奇之感。

也就是被敌军围在孤城中,能不能活下去都不知道,他才没有就此说薛白什么。

“丈人现在不信,但早晚会明白,天下得换一个新君才有指望。”

~~

安禄山自己都没想到能那么快就攻下洛阳城。

带着犹疑,等田承嗣攻破洛阳的十余日之后,他才终于进入城中。此时高仙芝已经奔往陕郡,洛阳城中所有抵抗的势力已经几乎被清除了。

至于投降的官员们早已被押到龙门拜见过安禄山了,此次则在车驾前方引路。

“达奚珣。”

一名绿袍官员回过头,竟还真是曾经的吏部侍郎达奚珣。但已完全没了当年的官威官仪,沧桑了许多,神情中透着落寞。

安禄山大乐,胖手一招,让人把他招到了车驾边。两人以前都在李林甫门下,颇为熟识,安禄山每次入京还给达奚珣送礼哩。

“还真是你?怎穿着这绿袍子?”

“拜见府君。”达奚珣不忘先行一礼,脸上挤出讨好的笑容来,道:“回府君话,我早些年被贬官了,先是被贬为鲜州别驾,打点关系,散尽家财,好不容易才调回洛阳。”

安禄山来了兴趣,问道:“怎被贬官的?快快说来。”

“是因骊山的刺驾案……”

达奚珣苦着脸述说了他当年的冤屈,他因那件事死了个儿子、自己也被贬官,确实是很惨的。安禄山听罢,却是眨了眨小眼睛,问道:“那这么说来,你是被薛白害的?”

“正是。”

彼此原先关系就不错,因此事,安禄山心理上与达奚珣又更近了一层,感慨道:“当年十郎就总夸你的才能,我记得那时好多公务就是你在做?”

“回府君,是,下官是个劳碌命。”

安禄山大笑,一指达奚珣身上的绿色官袍,问道:“伱可愿将这绿袍换成紫袍?”

达奚珣惊喜不已,连忙拜倒谢恩。

队伍进了洛阳城,虽已被叛军洗劫了一遍,但东都的繁华还是让人咂舌。

安禄山的车驾穿过南城,直接过桥,往紫微宫而去。

做这决定之前,张通儒倒是提议让他先去看看含嘉仓,因天下粮食聚集于含嘉仓,田承嗣拿下洛阳之后,哪怕纵兵劫掠,却也不敢动含嘉仓,而是派重兵把守着,等安禄山亲自清点。

当然,此事不急,如今叛军诸事繁冗,暂时还不缺粮食,可慢慢来。

行了一段,前方宫城在望。

“这洛阳宫城我还没来过,长安宫城倒是常去。”安禄山远眺着前方,目露憧憬,说话却还带着些土气,“长安宫城居中,洛阳宫城怎缩在西北一角?”

这问题叛军将领们回答不出来,达奚珣连忙道:“这紫微宫乃是隋时宇文恺修建,因洛阳地势西高东低,西北隅乃全城之最高处,宫城选址于此,可高屋建瓴,俯瞰洛阳。”

“哈哈哈,原来如此。”

安禄山大笑着,忽然支起肥胖的身体,想在马车上坐起来。

他最近脚疼得厉害,此时连脚疼都忘了,眼睛像绿豆一般瞪大,紧紧盯住了前方的应天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