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六章:不见棺材不掉泪 (第2/3页)
,就悉数托付给李舍人了。”
赵恒叫人拿来文房四宝,又将人遣出去,移来一盏宫灯,提笔略一沉吟,终于落笔。待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之后,赵恒查验了一下,拿出自己的随身印信沾了封泥在末尾处加盖。
李邦彦凑过去看了,含笑道:“殿下的行书倒是不错,颇有皇上的风采。”
赵恒哂然道:“李舍人拿去吧,行藏要小心一些,不要大意。”
李邦彦替赵恒吹干了墨迹,将书信贴身收好,重坐下来,与赵恒寒暄了几句,眼看天sè越来越晚,赵恒脸上带着倦意,便起身告辞出去。
从储宫走到停轿的牌楼下,李邦彦钻入轿中,乘着月sè,他淡淡地朝轿夫吩咐道:“回府,再叫个人把刘文静寻来,告诉他,老夫有大事要交代。”
轿抬起,在昏暗的灯火之中渐渐行入漆黑的巷,而在这黑暗之中,几双眼睛闪动着妖异的光芒。
………………………………………………………………………………………………………………………………………………
郭家庄,这座看上去荒芜的宅里,便是寻常的行人都不敢靠近,此时汴京的郊外被这秋风一扫,林莽的枝叶立即画作了金黄,老叔昏鸦,落叶纷飞,很是惨然。
晨曦初lù的时候,这看上去幽深的大宅里的人却起得异常的早,或者说这宅里的许多人其实压根就没有睡过,熬了一夜的书吏还在灯下梳拢各地送来的消息,偶尔有传递消息的人进进出出,在靠近里屋一些,里头的灯火添得明亮,只见陈济和着衣,盘膝坐在里屋的榻上,边上几个人正在候命,时不时递上茶水,或者等陈济要动笔时为他磨墨。
雄鸡打鸣的时候,拂晓仍然不见光亮,曙光似乎躲藏着不出来。陈济揉了揉通红的眼睛,手中捧着一份密报,呆了呆。
李邦彦去了东宫,一共呆了两个时辰零一刻,时间不多不少,可以做许多事,也可以说很多话。此后李邦彦的轿出了东宫,却有个随轿的shì从飞去了彩衣坊,寻了个人连夜赶去了李府说话。
再从存档的资料中寻找李邦彦的作息习惯,李邦彦虽是浪,可是作息还算规矩,夜半三是不会见客的,而且从以往的资料中看,这彩衣坊里的人平素与李邦彦并没有多少来往。
那么,彩衣坊里的人是谁?李邦彦与太商量了什么?为什么连夜要急不可耐地叫此人去府上?
“这里头一定有隐情!”这是陈济作出的判断,事实上接触锦衣卫越久,陈济就越知道锦衣卫的蛛丝马迹极为重要,每一个不寻常的动作,都极有可能是事发的先兆。
他心不在焉地将资料放下,随即喝了口茶,打起精神,对身边的人道:“探查的人还没有回来吗?”
“回陈公的话,已经放出去许多人打听搜集了,消息应该很就来。”
陈济颌首点头,吁了口气,道:“那老夫就再等等。”
陈济拧着眉,装模作样地去看其他的奏报,偶尔会换一下坐姿,只是那一双眼睛或许是被油灯熬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