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8章 涡扇20的发动机短舱

第1168章 涡扇20的发动机短舱 (第2/3页)

更不用说如此大尺寸的钛合金空心风扇叶片,也是第一次在华夏设计生产的航发上面使用。

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完成部件级装配的风扇、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四个部分已经分别进行了各自的启动和基础性能测试。

其中两个热端部件跟涡扇10上面的差别不大,所以目前已经进入了可靠性和寿命验证阶段。

但对于风扇和压气机来说,还需要把二者结合并安装到发动机短舱里面,进一步验证整个升压组合体在接近实际情况下的效率和稳定性。

因此,他只犹豫了不到半秒钟:

“走,去车间看看……”

……

航发属于一架飞机最核心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交付发动机短舱这种事情,自然也是由运9的总设计师梁绍修亲自执行——

实际上,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本来就待在镐京。

尽管位于南郑的秦飞集团乘着最近几年的东风,在特种机和运输机领域很是做出了一些成绩,但这似乎并没有改善其在航空工业序列中的地位。

反而让上级更早下定了把秦飞和镐飞重新合二为一的决心。

而身兼两边职务的梁绍修,似乎已经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此事的直接推动者。

“老梁。”

常浩南刚一进门,就看到了正在平板托架附近,指挥着技术人员进行转运的梁绍修。

不过几乎在下一个瞬间,他的目光就被半空中那台通体淡黄色的发动机短舱吸引住了。

尽管AE1500/涡扇20只是一种推力14吨级别的“普通”大涵道比发动机,但毕竟是常浩南瞄准2010年后未来市场所开发的产品,在设计上相当具有前瞻性。

简单来说,就是越级搭配了一个直径两米级别的超大号风扇。

这也使得运9的发动机短舱成为了华夏航空工业史上生产过的、尺寸最大的同类型产品。

而且,相比于采用传统上下对称设计的C808和C909,运9的另外一个创新之处在于,其短舱唇口前缘平面与进气道轴线并不垂直,而是形成了一个交错交。

这一设计使得短舱上唇口向前伸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小迎面气流向下唇口的实际攻角,并延缓下唇口唇内分离的产生,改善短舱进气道在大攻角时的性能。

不过作为代价,交错角也会导致短舱表面部分区域产生分离区,使得整个进气口区域的流动状态复杂化,对于整个压气机部分的设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一番例行寒暄过后,常浩南也很快开始指挥进行验收工作。

“整个生产过程还算顺利吧?”

他一边对照着表单上的项目逐一进行核对,一边向梁绍修询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