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卧松道人 (第3/3页)
称颂。”
说完了李愁心和杜晋,三人沉默片刻,都将目光看向远处的山岭和云雾,仿佛眼中已然呈现出未来的生活场景。
“先生,愁心冒昧,敢问先生居此多少年?”李愁心问道。
卧松道人捋捋胡须,答道:“老朽自踏破红尘后便到了此间,只是那时并无云隐观,只有这苍松如龙,老朽便倚此苍松修道,饿食野果,渴饮松露,困卧松上,已不知过了多久,只觉自己年岁渐长却无老迈之感,后又遇被追杀的幼子灵风慌不择路进了此处,老朽见有他有缘便收做弟子,想来如今已有三十余载,只是这小子自从十五岁后就不再生长,至今仍是童子模样,说来也怪。在老朽的记忆中,已然经历朝代更迭,君王变换,实在是不计年数了。”
两人闻此,纷纷惊呼仙人。
李愁心感叹道:“世间除了仙人之外,恐怕无人能存世如此久远,乃真仙也。”
杜晋也言道:“不多,即便连弟子也仿如残破大道,与世长青,真乃仙人。”
卧松道人却笑笑,言道:“仙人也好,凡人也罢,卧松自在便好。”
两人纷纷朝卧松道人行了一礼。
卧松见两人有这番机缘,于是说道:“你二人既来此处,老夫便一人送你们一件礼物吧,也算是相交一场。”
卧松道人伸手朝屋内,便有两件物品凭空飞了过来,落在道人手中。
“此物为先天宝玉,我见杜晋小友文质彬彬气质儒雅,这玉珏倒是十分相配,此玉老朽已经加持过,若是遇到命悬一线之事,此玉可保你性命无忧。”说着,卧松道人便将此玉递到杜晋手中。
杜晋拿着玉珏,十分感慨,难道自己日后真会经历这命悬一线的时刻,但此时也没有多问。
卧松道人又继续说道:“此物为山河全阵图,记录了上古至今的玄妙阵法,适才看小友破解了九宫八卦阵,与阵法一脉兴许有些渊源,此物你拿去参研,日后定能派上用场。”
李愁心接过一本诗集般大小的书册,问道:“敢问先生,我今后会用到此物先生从何看出?”
卧松道人微微一笑:“你小子,此次东游所为何事?”
李愁心抿嘴一笑:“先生真乃神人,未卜先知,愁心这次真的折服了。”
道人看着这两位年轻人,说道:“大道长远,望两位终有所得。”
两人再次拜谢。
而道人再次说道:“愁心小友,你此去天姥山定要当心,这天姥山可是传世古教,教中深不测之人众多,尤其是掌门,虽然你剑术超绝,但最强一式尚未出世,自保虽然无虞,但要想带人离开却也不易,这阵法既然给你了,你就好好修行,届时虽说不能帮你压制对手,但足够助你脱困。”
李愁心又看了看手中的阵法书册,将其收进了怀里。
“先生,既然相识一场,又得你馈赠,杜晋实在过意不去,常言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既然得了先生馈赠,自然也要回敬先生,但一般俗物想来入不得先生法眼,可真让在下惆怅不已。”
卧松看着杜晋,说道:“话虽如此,但世间之物已无老朽所求,所以这礼不礼的就算了吧。”
杜晋脸上则顿时有些为难,这时李愁心说道:“我看先生房中有笔墨纸砚,不如我与杜晋老弟各书一诗赠与先生如何?这才算真正的相识一场,有来有往。”
道人笑言道:“此法甚妙,这书画看起来倒没那么俗气,我这房中墙上尚有两个位置,那便你二人各作一幅挂于墙上吧,也算留个纪念。”
三人回到屋中,李愁心率先拿起纸笔书写起来,笔墨挥舞间一幅洒脱不羁的草书成品跃然在前,诗道:
云雾松上云中仙,
笑卧松枝自在闲。
烹茶无问凡尘事,
不计人间多少年。
卧松看了李愁心所书之诗,连连点头,口中也念道:“烹茶无问凡尘事,不计人间多少年。”
看了李愁心的作品,杜晋也一挥而就,字迹工整,苍遒有力地写下:
山中寻得不老仙,
净水步步生金莲。
四方鸣鹤常做客,
十里云雾好乘眠。
道人又看了杜晋所写,与李愁心所写全然不同,而后欣喜地将两幅诗作挂于墙上,仔细观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