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金蝉脱壳?不!铁树开花! (第1/3页)
撤?
还是不撤?
此时摆在张安平面前的选择只有两个。
若是撤离,紧急逃生密道一旦使用,整个据点就废弃了,同时那些绝密的文件也会销毁,可以说自此以后,上海站将不再有直属组——因为直属组存在的前提是拥有一个能疏散所有成员的秘密通道,拥有一个能为至少二十人提供保密工作场所的位置。
且还要做到对这些办公人员保密,以上海的条件来说,军统已经不具备打造第二个这类据点的能力。
而直属组据点的存在,对整个上海站的情报工作来说就是一个合格的大脑,也正是因为直属组的存在,张安平才能对各情报组如作臂使,此番若是撤离,直属组要么分散办公,要么就改头换面,做一个普通的情报组。
无论做哪种选择,都等于上海站将失去快速协调、调度和行动的能力。
但若是不撤,自己的猜想应验,紧急情况下,仅能容纳一人的密道,很难在短短几分钟内疏散直属组据点内的25名工作人员,一旦有数人被捕,直属组算是废了。
这个问题在张安平的脑海中只盘旋了十秒不到,他便做出了选择。
撤!
情报工作,容不得一丝的侥幸,直属组据点能存在两年多点的时间,已经远超想象了,现在就是放弃也算是提前适应上海失去租界庇护的恶劣情况了。
也正是想通了这点,张安平才做出了如上决定。
他马上找到了一处公用电话亭,拔通了直属组据点内一部极少启用的电话。
“喂,这里是新东方商贸公司。”
“意大利的货到了。”
张安平讲出了暗语,电话那头的值班员脸色顿时大变——在约定的暗语中,法国的货到了是次级警报,而意大利的货到了,就意味着是最高级别的警报。
必须马上启用隐秘逃生暗道、启动销毁机关销毁所有文件!
“货款呢?”
张安平道出了一个数字,这是启用前的验证“码”,当数字对上以后,这也意味着示警得以验证。
随着电话的挂断,值班员立刻按下了警铃,随着警铃声的响起,工作的直属组成员都陷入了震惊中。
各小组负责人立刻召集组员,往一直封锁的三号地下室跑去,而作为张安平侍从的苗凤祥,这时候和一名直属组的官员快速的冲向了另一处地下室,在地下室中两人一道摁下了一个红色按钮。
随着按钮的同时按下,在看不见的地方,无数的液体喷涌而出,开始在存放着绝密文件的屋子肆意的漫延。
“只有四分钟!快撤!”
而与此同时,冢本清司带着一支精干的行动力量冲到了福田庵路58号。
临冲近前,冢本再一次强调:“遭遇抵抗,格杀勿论!最短时间内占领这里!”
“嗨伊!”
这支特高课从未出过的王牌行动力量,是冢本为针对军统别动队而精心打造的武装——山本和竹下两人的特攻队的失败虽然导致了日本军方对特攻队的不屑一顾,但作为了解军统的老对手,冢本还是利用特高课的优势摹仿起两人的特攻队,秘密建立了这支武装。
“这将是他们的首秀,也将是他们成名一战!”
冢本凝望着福田庵路58号,意气风发。
日本人冲进了58号,快速的占领了无人的一层后,毫不犹豫的向二层冲上去。
没有遭遇抵抗。
“愚蠢的中国人,这时候越往上越只有死路一条!”
带队的日军少佐狞笑着示意手下冲向第三层。
相比工整的第二层,第三层内的办公室便凌乱不堪了,一名便装的日本兵摸了摸被子,感受着杯子内烫手的温度后汇报:
“水是烫的!”
“往上面冲!”
可是……四层,还是空的!
带队的日本少佐急眼了:
“八嘎,地下室,一定是在地下室!立刻下楼!”
日本人们正欲下楼,可突然有人道:“什么味道?”
“挺好闻——是汽油!!!”
回答好闻的日本兵突然改口尖叫,这时候日本兵们才发现有几条管道中,正有液体汩汩的往外冒。
“马上下楼!”
日本少佐急了,可这时候几条管道中突然喷发起了液体,这些液体经过蓬头的“魔改”,变成了雾状,在极短的时间内,整个四层就充斥着这样的“雾气”。
而让人窒息的汽油味道,这时候已经充斥着每个日本兵的神经。
他们疯一样的往下跑,此时他们才发现,三楼、二楼乃至一楼,都在发生这样的情况。
跑!快跑!
就在日本兵们冲到二楼眼看着就能冲下一楼的时候,一道火焰从地下冒出,紧接着整个世界被点燃了,火焰以无法形容的速度快速的膨胀、扩散,直到发出了一声轰响。
剧烈的爆炸让周围仿佛发生了地震,而58号更是在瞬间变成了一座火焰建筑,无数的火焰从各个窗户中疯一样的冲了出来,又像是过年期间的巨大的烟花。
火焰喷发以后,整个58号就开始剧烈的燃烧了起来,便装的日本兵们因为火焰突然且剧烈的燃烧,已经陷入了窒息中,有意志力强悍者试图在炙热中冲出去,但更多的队友却成了阻挡他的关键。
有人开枪打死了拦在前面的队友,在炙烤中冲到了一楼,但让他绝望的一幕出现了!
因为地下烈焰的燃烧导致的爆炸,大门口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洞,明明只有几步便能冲出火海,但这个巨大的空洞和内部不断喷吐而出的火焰,却生生掐断了最后的通道。
火焰弥漫,为了逃出生天甚至向队友痛下杀手的日本兵们,绝望的看着这一幕,木愣愣的任火焰将他们彻底的吞噬。
冢本整个人都懵了。
他秘密筹建的行动队,居然……居然没有一个人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