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王爷的旗帜 (第1/3页)
“这里是粮票发行银行总部大楼,是第一家粮票银行,最后分离出去能源开发粮票银行,农业发展粮票银行,工业促进粮票银行,交通建设粮票银行。”
各行省的官员们,参观北平的建筑。
“哗。”
工作人员熟练的拉上铁栅门。
几名官员好奇的望着狭小的空间。
操作蒸汽机上下梯的工作人员开始操作,顶层的鼓轮转动了起来,把轿箱拉上升。
刘达脚一软,差点就摔倒了。
上下梯倒不算稀罕物,可不用人力的上下梯,让人们啧啧称奇。
“粮票发行银行总部大楼,是第一家使用蒸汽机上下梯的单位,整个北平,目前只有不到十家单位使用这项新工程技术。”
“这个系统有三十四个大小部件,拽引轮、导向轮、机座、导轨支架、导轨、补偿链、绳缆等,操作工配有四人。”
这架最原始的上下梯,除了在动力使用机器外,主要作用还是要靠人力。
“使用成本太高了。”
刘达忍不住说道。
上下梯直达顶楼,在顶楼已经有先一批的官员抵达,他们站在楼顶上,眺望北平城。
“不可思议。”
“北平的变化令人震惊啊。”
“这就是北平模式么,大开眼界,大开眼界。”
官员们在护栏边上。
因为是最高的建筑,他们可以看到大半个北平城,甚至看到天际线处,朦朦胧胧的新城区。
越是靠近新城区,那里的街道规划的越笔直和宽广,一栋栋的房子拔地而起,还有不少的大厦。
地面车水马龙,从楼顶望下去,各个看得新奇无比。
“这就是北平城的公车系统吗,原来是这么规划的。”有名河南布政司的官员,看着城市里的铁轨。
“在公车台等候的时候,还觉得铁道马车少,从高处看才能发现,竟然有这么多铁道马车。”
“只有北平才能如此,换做其余的地区,哪里有这么多百姓会乘坐公车呢。”
“北平模式让人口流动性大幅度增加,人们有了对公车系统的需求,而北平模式又让人们的口袋里有钱,所以才有眼下看到的车水马龙。”
北平布政司的官员,向同僚们自豪的介绍。
千言万语不如眼见为实。
如果在北平城中,还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那么到了这座最高大厦的楼顶,整个北平的面貌映入眼帘,谁也说不出话来了。
刘达内心一片空白。
北平的报纸他看了不少,各种的吹嘘,什么煤炭产量多少多少万吨,什么钢铁产量多少多少万吨云云。
刘达虽然知道厉害,但也不过是心里的印象,到底有多厉害呢。
眺望着北平城,刘达震惊的不知如何形容。
公车系统需要的铁,建造高楼大厦需要的铁,到处使用的蒸汽机需要的煤。
“难过说北平去年一年,从江淮地区采购了数百万匹的布料,多少人认为是谣言,如今看来却不是虚言啊。”
洪武二十五年,朱棣带领大军得胜归来,第二年,朱元璋向军户们赏赐了二十余万匹布料。
这年是北平从江淮地区得到布料最多的一年,没想到短短的五年时间增长了好几倍。
“我看北平的街道上,穿着补丁衣裳的人难以见到,穿新衣服的人倒是不少。”
“北平四五百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