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比北平人都还要北平

第二百七十章 比北平人都还要北平 (第2/3页)

至于小王爷是否改变主意,那就不在周世丰的顾虑之中。

如果小王爷改变心意,他自然跟着改变中华重工后续的模式,如果小王爷没有改变,他周世丰也算是尽了提醒的责任。

当年还算是“淳朴”的周世丰,终于开始具备了政治素养,变得不再“纯洁”。

中华重工犹如快速行驶的铁道马车。

不少人跟着铁道马车“一日千里”的成长,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有的人“原地踏步”,还有的人已经“下车”了。

周世丰的表现,令朱高炽觉得满意。

中华重工的规模,需要一个老成稳重些的老人,太过激进的年轻人,适合在下游工厂提供活力,但不适合成为舵手。

因为中华重工的规模太大,涉及的资源太广大,不能出现半丝的差错。

朱高炽发展工业,追求利益只是手段,让百姓们安宁富裕,国家强盛才是目标。

两者不能本末倒置。

把阉工引入内地,的确提升了利益,可也是变相减少了百姓们的就业机会。

如果追求利益,朱高炽只需要压缩工钱,把现在中华重工宽厚的工钱福利体系,恢复到传统水平。

以现在中华重工的体量,可以节省三成的开支,这三成的开支节省下来,可都是纯利。

但是朱高炽需要吗?

金钱只是手段啊,如果不能发挥出该有的作用,不过是堆破铜烂铁臭纸而已。

所以中华重工放弃了使用阉工模式的做法,仍然保持原来的模式,施行给工人宽松工作环境,高福利的报酬的原则。

当然。

军籍工人,仍然是最高待遇,其次才是民籍,毕竟世界是残酷的,正如先民所言:国之大,忘战必危。

再富裕的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支撑,那么只能吸引更多的国家来抢掠。

在北平的街头。

年轻的商人祁胜安,接待了从南方来的朋友,在他的号召下,不少老家的商人,大胆来北平经商。

大明的商业环境可不如后世。

哪怕在后世,每个地方的经商环境都不一样,更何况大明呢。

越是宽松的经商环境,越是吸引商人们,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古代江淮地区经济的发达,哪怕在古代,经商环境也是超过其余地方的。

但是现在异军突起的北平,特别是经过祁胜安的亡父之事,一年的传播下来,鼓舞了许多的商人。

经商的风险大啊。

能有一份保障,这对人的诱惑有多大,只通过来北平经商的商人,就可以看得出来。

这些小商人,与人合租一条船,把南方的商品运来北平,再从北平采购北方的商品运去南方。

有句话叫做只要站在风口上,是只猪也能飞起来。

现在,北平贸易中心就是风口。

只要不犯错,不出意外,在北平取缔了大小公私的关卡,鼓励通商的环境下,人人都能得到利润。

而依附中华重工体系的商人,无论在陕西还是山西,借助建设商团的势力,同样可以做到货通有无,减少长途运输中各种隐形的开支以及阻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