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第八十三章急诊鼻祖 (第2/3页)
努力,他后来成为了知名的大学者,朝廷一再征召他去做官,却被他屡屡拒绝,甘于过着平淡的生活,专以著述为务。”
“魏晋时期,像皇甫谧这样的高士为数不少,也有不少涉猎养生、医药者,但是若论精通医学,皇甫谧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与一般的医家不同,皇甫谧习医并非家学,也非遇到名师传授,而主要与其常年为疾病所困有关。”
“因为受到当时朝代风气的影响,皇甫谧耽于服寒食,但因服寒食散不当而中毒,引发了多种疾病,痛苦难当,甚至多次想要扣刃自杀。加上他后来身染多种疾病,可说是长期的“老病号”。”
“俗话说“久病成医”,皇甫谧遂开始留心医学,他从自身的经历中逐渐认识到了医药的重要性,感叹“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耳”。
特别是在42岁时,他患上了风痹症,此后更潜心钻研医学,终于成为医学史上的名家。”
“皇甫谧在医学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在编写了《针灸甲乙经》,其他医著还有数种,但多消散,只有《寒食散方》的部分内容保存在隋代巢元方所著的《诸病源候论》中。”
“因此,皇甫谧的《针灸甲乙经》由于对针灸经络、腧穴、主治等从理论到临床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整理研究,被公认为是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
“《针灸甲乙经》并不只是阐述医学理论,也很重视临床治疗的实践。”
“该书以大量篇幅论述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操作方法,对穴位的针刺深度、留针的时间、艾灸壮数等的介绍都十分具体。”
“比如关于深度,提出头面部浅刺3分,四肢末端刺入3-4分,肩部则可刺入5-7分等。”
“《针灸甲乙经》中还指出了若干禁针穴、不宜深刺穴、不宜久留针穴、禁灸穴等,大多为后世临床所证实。对于初学医的人而言,无疑是极为重要的参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