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新元素提取成功 (第1/3页)
接收到从哥本哈根发来的第二封电报的两天之后,拎着行李的比尔曼教授,在斯德哥尔摩市的火车站下了火车。
瑞典皇家科学院的化学分会,其实是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成员国组织。
而瑞典国内,当然也有联合会成员,能够检验陈慕武制造出来的这种新物质到底是不是第八十五号元素,还是虚惊一场。
可是联合会的主席比尔曼教授,最终还是选择亲自前来。
这一方面是为了表示,整个联合会对陈慕武,和他建造出来的这种疑似新元素的物质的重视。
另一方面,也是比尔曼本人在听了玻尔给他描绘了半天陈慕武究竟是一位怎么样的人之后,对他本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也正因如此,他在接到陈慕武的回电后,就立刻收拾行李,坐了最早的一班渡轮和火车,跨越厄勒海峡来到瑞典,来到了斯德哥尔摩。
因为不知道具体的火车班次,陈慕武没有亲自或者派人去火车站接比尔曼。
当比尔曼教授来到斯德哥尔摩市郊的王子学院时,众人还在测着铋蒸汽的光谱。
经过两天多时间的衰变,铋蒸汽中的第八十五号元素类碘的含量已经越来越少。
必须要经过长时间的曝光,才能在分光计目镜后面的照相底片上积攒下来足够多的光子,从而记录下一条强度非常非常弱的谱线。
谱线强度随着时间在不断递减,说明这是一种衰变得非常快的新物质。
大家愈发确幸,在回旋加速器上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
只是在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专家到来以前,谁也不能妄下这个结论。
比尔曼没想到,在斯德哥尔摩会见到五个人,每个人的名气都不小。
他以为这里只有一个陈慕武,充其量再加上几个他手底下跟着做研究的学生。
但实际情况是,王子学院的实验室里,不光有陈慕武,还有去年的两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赵忠尧和考克罗夫特,以及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
比尔曼到达斯德哥尔摩之前,还觉得自己这个国际纯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主席很有身份。
可是到达这里和众人见面之后,他觉得自己很可能是地位最低、最微不足道的那一个。
“比尔曼教授,您好。”
“陈慕武博士,您好。”
两个人的母语,一个说着丹麦话,另一个说汉语。
风马牛不相及,谁也听不懂谁。
所以他们彼此之间用欧洲大陆的通用语,法语来交流。
陈慕武的法语水平,不像英语和德语水平那样熟练,更比不上他从小讲到大、说了两辈子的汉语。
不过马上就要成为法国人家的女婿,而且这些天来一直在和伊蕾娜还有弗雷德里克一起做研究,陈慕武的法语水平比之前有了不少的进步。
所以他和比尔曼之间,使用法语的日常交流完全没什么问题。
就算涉及到专业知识,有些内容比尔曼不好用法语讲出来,或者他说出来的法语陈慕武听不懂。
那也可以让伊雷娜或者弗德里克在中间做翻译,而且化学还是一门的符号语言,就算讲不太清楚,只要把反应方程式写到纸上,也能让人一目了然。
因为有玻尔坐镇,所以目前来说哥本哈根大学的物理学研究,更偏向于理论物理学的研究。
故而就算卡文迪许实验室自己的师弟陈慕武研制出了静电式的粒子加速器,自己的老师卢瑟福也向满世界推销这种新奇的实验工具,玻尔没有让理论物理研究所掏钱,给自己的师弟和老师捧场。
因为大家都是做理论研究的,偶尔会动手做几个简单至极的实验,实在是用不到这么高端先进的物理学实验设备。
所以此次前来的哥本哈根大学化学系教授比尔曼,根本没有见过粒子加速器。
看到摆在实验室里面的那个圆柱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