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送施腾达尔的俾斯麦 (第2/3页)
穿着朴素的长袍的欧姆肩上披着一条薄毯,以抵御清晨微寒的空气。
新一期的《哥廷根大学学报》在他的手中微微颤动,从欧姆湿润的睫毛可以看出,报纸上的文字似乎对他有所触动。
他本以为自己早年的求学经历已经足够艰辛了,但是令欧姆没想到的是,被他视为再造恩人的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同样是个苦出身。
甚至于,与亚瑟的早年经历相比,欧姆都觉得他的人生已经无比幸运了。
虽然他的母亲在欧姆十岁时就去世了,但是最起码还有父亲为他和弟弟妹妹遮风挡雨。
而亚瑟·黑斯廷斯,这位年纪不大、但却足够令人尊敬的小伙子,却完全是依靠着自己孜孜不倦的求学之心,靠着他的两条腿从约克乡下走到了伦敦。
欧姆看到这里,放下报纸,望着窗外出现在地平线上的太阳深吸了一口气。
按理说,他作为一个四十四岁的中年人,本该给亚瑟这样的年轻人指点人生经验。但事实却是,他反倒从这个小伙子的经历中汲取到了信心。
欧姆忍不住摇头感叹道:“真是让我自惭形秽啊!仅仅只是学界的非议,便差点将我摧毁。但是亚瑟·黑斯廷斯,与他求学的艰辛相比,我遇到这点困难又能算什么呢?”
欧姆站起身朝向阳光伸了个懒腰,光辉照在他的脸上,让这位刚刚取得哥廷根大学私人讲师资格的自然哲学博士感到浑身都充满了力量。
欧姆简单的洗漱完毕,挎上今天讲课要用的讲义,推开租屋的房门下了楼。
他走在哥廷根的街道上,心里暗自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亚瑟·黑斯廷斯爵士对他的拳拳之心。
他不止要在下个月举行的全欧电磁学会议上交出一个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教学工作上也不能松懈。
欧姆确实很想获得哥廷根大学的教授职务,但是他也不想让亚瑟背负任人唯亲的骂名。所以,即便他现在只是个私人讲师,但是他也要以正式教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他要让所有人发自内心的认为:乔治·欧姆配得上哥廷根大学的教授身份。
其实,在今天看到了学报上的那篇文章后,欧姆心中一度萌生了退还亚瑟送他的路费的心思。
虽然他知道亚瑟现在或许不缺这笔钱,但是从亚瑟这样同为苦出身的人手中拿钱,还是让欧姆感到良心难安。
只不过,欧姆虽然想要退钱,但是当下他的经济条件却不允许他这么做。
尽管他如今已经是哥廷根大学的私人讲师了,但是德意志大学当中的私人讲师既没有工资也没有编制。
虽然这些私人讲师通常是博士学位获得者,但是他们必须在完成一个被称为Habilitation的过程(类似博士后研究),才能获得在大学中开设正式课程的资格。
这一过程包括提交一篇更为深入的研究论文,并且需要在该学术领域开设过一定数量的公开讲座。只有完成这些要求后,学者才有资格取得该校的正式授课许可,并获聘正式教授。
而在取得正式教职之前,私人讲师的收入完全依赖于那些主动来参加他私人课程的学生们所支付的听课费。也就是说,私人讲师的收入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学术水平,而是取决于销售水平。
而欧姆这种初来乍到的私人讲师,就算在最初的几个月完全零收入也是非常有可能的。
并且,私人讲师的收入少也便罢了。但倒霉的是,他们的支出往往都非常大,因为私人讲师为了完成论文,通常还会进行广泛的研究工作,以增加他们的学术声誉。
虽然亚瑟已经向欧姆全面开放了哥廷根大学实验室的出入资格,并且威廉·韦伯也相当热情的邀请他加入自己的工作组,但是欧姆在部分课题上依然需要购买一些实验室没有配备的材料进行独立研究。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他就算想把那五十杜卡特退给亚瑟,也是有心无力的。
他在远离学术圈的这几年里,虽然通过做家庭教师攒了一些钱,但是那点钱实在是不足以维持他的基本生活。
因此,欧姆也只能暗下决心,要尽快拿到教授教职,只有这样,他才能够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还钱。
根据欧姆的了解,他在埃尔朗根大学学习时,学校里的教授们年收入通常在800塔勒,也就是320杜卡特。
而在前些年,由于各德意志邦国掀起了兴办大学教育的潮流,所以教授的薪资也水涨船高。
欧姆的弟弟柏林大学数学教授马丁·欧姆就曾经在来信中告诉哥哥,普鲁士王国为了从其他德意志邦国抢人,所以将柏林大学教授的薪水标准提高到了1500塔勒(600杜卡特),这足足比其他德意志大学教授的薪水高出了50%。
而哥廷根大学作为与柏林大学不相上下的德意志名校,他们吸引人才的手段当然也不仅仅是依靠德意志地区最自由的学风,这里的薪资水平也同样是与柏林大学不相上下的。
1500塔勒!
这是多么庞大的一笔钱啊!
要知道,欧姆的锁匠父亲全年无休的一年辛苦到头,也就挣个100塔勒的报酬。而这样的收入,在整个埃尔朗根的工人家庭中已经不算低了。
换而言之,德意志大学教授的薪资水平即便放在工业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