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休假 (第1/3页)
清理工作进行得非常顺利,或者说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到一月底,已有近五百架“天使”升空,返回地面的微尘超过一百四十万吨,比预期的超出了大约百分之十。
因为总需求量提高到了十五万架,所以第二做组装厂也已开始建造。
不出意外的话,最多只需要十个月就能生产出十五万架“天使”,清理工作有望提前三个月完成。
当然,要不要提前,得由科学家决定。
原因很简单,三个月的阳光辐射加热作用,肯定会对北极冰盖产生影响,也就有可能导致意外发生。如果北极冰盖在二零三六年冬季的冻结程度没有达到正常年份的水平,那么前期的所有努力都白费了。
所幸的是,这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
在这几个月之内,科学家有足够的时间搜集数据,对清理工作产生的影响进行评估,制订出更加可靠的计划。更重要的是,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有足够多的机会对清理工作的进展速度进行调整。
二月一日,牧浩洋正式辞去驻日总司令的职务。
不是他不能胜任这个岗位,而是有更加重要的工作交给他:以中国军方首席代表的身份参与太空垃圾清理行动。
在此之前,发生了一件谁也不想见到的事情。
一月二十七日,中国按计划发射了第一颗强磁场卫星,清理太空垃圾的行动正式开始。
仅仅两天之后,这颗运行在三百二十公里近圆轨道上的卫星发生故障,在一月三十日夜间坠入南太平洋。
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却对清楚太空垃圾的行动产生了严重影响。
要知道,在此之前,所有国家都对中国的强磁场卫星抱以厚望,认为能够像清理微尘那样清理掉太空垃圾。
一月三十一日,中国航天局公布了事故调查结果。
引发事故的,正是强磁场卫星要对付的太空垃圾。
根据地面雷达探测到的数据,在出故障之前,卫星被一块长二十厘米、宽五厘米、厚三厘米,大约重一公斤的太空垃圾击中。因为没有受强磁场影响,所以可以基本断定是一块非金属碎片。
问题是,在设计的时候,中国科学家就考虑到了这种情况。
事实证明,中国科学家考虑得严重不足,即以每秒数公里速度飞行的太空垃圾的破坏效果远远超出预料,而且卫星并没得到严密保护,如果太空垃圾正好击中脆弱部位,卫星就将成为新的太空垃圾。
这颗卫星在坠毁的时候,至少在轨道上留下了一千多块碎片!
也就是说,不但没有清理掉太空垃圾,反而增加了太空垃圾。
这次事故让四个主要航天大国都认识到,清理太空垃圾比清理平流层微尘困难得多,而且很有可能无法清理。
原因很简单:清理太空垃圾的速度,恐怕比不上产生太空垃圾的速度。
根据这一结论,四方才紧急协调,组建了由军方主导的国际机构,共同商讨如何清理太空垃圾。
必须承认,腾耀辉借此机会给牧浩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