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科技力量

第一百二十七章 科技力量 (第2/3页)

种情况,一些工程师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在一支航母战斗群里,让少数大型综合战舰使用核动力,其他的则由燃料电池供电。

问题是,这套方案也存在明显不足。

首先就是,在作战的时候,如何解决电力传输问题?要知道,就算在过去的战斗中,大型综合战舰在作战的时候,都排成了较为整齐的编队,可是在未来的战斗中,随能保证所有大型综合战舰还能聚在一起?如果需要由电缆供电的话,就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即在进行战术机动的时候,就不能为进行电力补充。从技术角度来讲,只有解决了电力的无线传输技术难题之后,该方案才有实现的可能性。

事实上,办法不是没有,只是还没有成熟。

当时,微波电力传输技术已经问世,即首先把电能转换成微波,并且以指向的方式进行传输,然后再把微波的电磁场场能转化为电能。问题是,在二零五三年,该技术的转换效率只有百分之一

从理论上讲,就算以一对一的方式进行电力输送,并且在承担电力供应的战舰上配备两套核动力系统,微波电力传输的效率至少也要达到百分之十,才能在最为普遍的战术环境下为另外一艘战舰补充电能。

当然,有了成熟的技术,还得有配套的战术。

在战术上,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保护充当“发电站”的核心战舰。

要知道,在战场上,敌人肯定会攻击核心战舰,从而使其他战舰丧失至关重要的电能供应。事实上,只要核心战舰被敌人击毁,那么编队里的其他战舰的作战能力就会降低,甚至丧失作战能力。

毫无疑问,海军不可能拿主力战舰冒险,更不可能拿舰队冒险。

也正是如此,牧浩洋只批准建造全电动反潜战舰。原因很简单,反潜战舰不承担对地打击任务,也没有配备大口径电磁炮,其最主要的使命就是掩护航母,因此在作战时肯定会伴随航母。如此一来,反潜战舰基本上能在除了作战状态之外的任何时候,从航母那里获得足够的电能供应。如果编队里还有大型综合战舰,那么反潜战舰还不需要依靠航母,也就不会对航母的作战行动产生影响。

当然,有了开头,也就有后继发展。

从某种意义上讲,舰队全电动方向发展是历史潮流,缺乏的只是必要的技术,以及新的战术体系。

事实上,这种全电动化的发展方向,最终也彻底改变了海军。

当然,不仅仅是全电动化带来的变化,而是在与另外一项技术结合之后,才使得海军脱胎换骨。

从某种意义上讲,技术**最终“消灭”了海军。

这种至关重要的技术,就是前面提到的“重力场技术”。

大战爆发前,中国已经在重力场技术领域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非常可喜的成果,比如找到了屏蔽重力场的办法。虽然根据战后批露的资料,在大战爆发前,美国的科学家也有类似的发现,即一些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