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轮番轰炸 (第2/3页)
空反导系统正常工作。
到这个时候,第二批J-32B投下的反舰导弹已经飞行了两分钟。
这次十八架J-32B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投下的反舰导弹,因而第二批九十六枚反舰导弹将同时到达。
从时间上看,印度舰队再次展开防空反导作战时,第二批反舰导弹离印度舰队的距离不会超过二百五十公里。这就意味着,印度舰队最多只有两分钟的反导作战时间,远程防空反导系统最多进行两轮拦截。
看上去,拦截反舰导弹的几率非常大。
问题是,第二批九十六枚反舰导弹全程超低空突防,速度在六马赫以上,飞行高度不足二十米。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种主动雷达对反舰导弹的探测距离也不会超过六十公里,而被动雷达的精度又不足以指导反导导弹进行拦截。如此一来,就需要由舰载预警机来锁定反舰导弹,为防空战舰提供目标消息。
明显,前出的J-32护航战斗机不会给印度舰队这样的机会。
在一点二十六分左右,印度舰队最南面的那架舰载预警机就被J-32击落,第二批八架F-35M也在与J-32对抗的时候全部被击落。虽然在这轮战斗中,J-32也进入了印度舰队的防空网,遭到防空导弹攻击,但是只有一架J-32没能及时逃脱,在转向规避的时候被防空导弹击中。这架J-32没有立即坠毁,只是丧失了一台发动机,在向南飞行了大约一千二百公里后,因为左翼油箱被弹片打穿,丧失了三分之一的燃油,被迫在离舰队大约六百公里处迫降。天亮前,舰队派出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就找到了两名跳伞的飞行员,把他们安全带了回去。
结果就是,在第二批反舰导弹逼近时,印度舰队的预警机全部在舰队北面。
留给印度舰队的反导作战时间只有三十秒,而且拦截距离在六十公里左右,远程防空系统只有一次机会。
当时,在舰队南面,也就是前方的只有一艘巡洋舰与三艘驱逐舰。
虽然这四艘战舰都及时调整了航线,让位于后方的火控照射雷达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四艘战舰最多能同时拦截二十八个目标,而来袭的是九十六枚反舰导弹,即便拦截效率达到了百分之百,也有六十八枚反舰导弹能够成功突防。
进入末段反导拦截,印度战舰就没有什么胜算了。
在只有“拉姆”近程防空导弹与“稠密阵”速射炮的情况下,印度战舰根本无法有效拦截速度在六马赫以上的反舰导弹。更别说,这些反舰导弹在进入弹道末端,也就是离目标二十公里左右的时候,将抛掉冲压发动机,弹头在小型矢量火箭发动机的控制下靠惯性飞完最后的航程。也就是说,在进入战舰的末段反导拦截系统打击范畴之前,反舰导弹的目标截面将缩小五分之四以上。
毫无疑问,拦截弹头要比拦截导弹困难得多。
最先成功突防的十四枚反舰导弹集中攻击了四艘护航战舰,至少有十三枚在击中战舰后爆炸。
其他反舰导弹没有攻击四艘护航战舰,也没有攻击其后方的“维拉特”号航母,而是继续向北突防,按照预先设定好的程序,攻击了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