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超级航母

第三十三章 超级航母 (第3/3页)

成本非常高,而且会占用更多的内部空间,对航母的舱室布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提高舰载航空兵综合作战效率来看,显然无法达到海军提出的要求。

只有采用新式动力系统,才能解决所有问题。

这样一来,可控聚变反应堆成了唯一选择。

当然,也可以研制功率更大的裂变反应堆,但是投入成本过高,而且会对后期改进造成不小的麻烦,还不如把资金用在新式动力系统上。

到了二零三二年,可控聚变反应堆的技术已经取得决定性突破。

虽然在所有人看来,可控聚变技术将首先应用在商业领域,而且投资开发相关技术的也是民间资本,但是作为**性的能源技术,可控聚变核反应堆军事应用开发的进度远远超过商用。

一切顺利的话,最迟在二零三五年,军用可控聚变反应堆就能问世。

也正是如此,腾耀辉才会正式起动C3项目,而且在招标书中明确要求,必须采用可控聚变反应堆。

动力系统有了保证之后,C3项目的其他战术指标也相应提高。

比如在排水量方面,海军把标准排水量放宽到了十万吨,如果其他战术指标能够相应提高,还可以再增加五千吨。随着排水量提高,舰载战斗机的数量也相应增加到了九十架,且必须全部安置在机库内,飞行甲板上保留三十个系留点,最大载机量最好能够达到一百三十五架。

仅拿舰载机数量来说,就远远超过了C2级航母。

战术标准提高,等于加大了设计与建造难度。

仍然用舰载战斗机数量来说,按照海军的要求,在搭载一百二十架战斗机的时候,出动率不应受到影响,回收效率必须达到最大值的百分之八十;在搭载一百三十五架战斗机的时候,出动率必须达到最大值的百分之八十,回收效率不低于百分之七十;至少能保证在一个波次中出动七十二架战斗机。

如此高的标准,直接排除了所有传统设计方案。

按照牧浩洋掌握的资料,C3级铁定会采用三体船型,至少配制四部弹射器,且拥有两条降落跑道。至于两大造船厂的具体设计方案,还在确定之中,主要是解决技术与战术之间的矛盾。比如在舰岛布局方面,大连造船厂倾向于取消舰岛,而江南造船厂则倾向于在主船体前方设置一座小型舰岛。

一切顺利的话,C3级也只能在二零三三年动工。

从时间上看,无论如何也赶不上二零三五年的战争,因此这种划时代的航母不在牧浩洋的考虑之内。

真正能用得上的,而且能发挥关键作用的,还是四艘“昆仑山”级航母。

如果说C3级是划时代之作,那么“昆仑山”级就是中国海军追赶对手,并且超越对手的台阶。

可以说,单纯从作战能力上看,“昆仑山”级丝毫不比“福特”级差,可以说是除美国之外,唯一的超级航母。“昆仑山”号建成服役之后,更是成为了中国海军、甚至是中国国力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