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共同体 (第1/3页)
虽然“中华基地”的规模更大,但是为了避免重复投资,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仍然是主要基地,大部分高级设备、比如专门为物理学实验准备的超级计算机就安排在这里,由钱仲泰全权使用。
数据分析结果只有一个答案,为了得到这个答案,必须克服很多难题。
比如为了收集实验数据,需要在绕日轨道上布设数百个传感器,并且确保百分之八十的传感器处于探测范围之内。氢弹引爆后,日冕将加速扩张,分布在近日轨道上的传感器只有不到十秒钟的时间收集数据,并且把数据发送回来。为此,需要设置一个数据转发中心,确保数据信号到达地球时,仍然有足够的强度,可以被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卫星截获。此外引爆氢弹的时间必须非常精确,确保在太阳同步轨道上的卫星能够观测到,而这一切都得在一亿多公里外进行遥控。
技术上的难题不算什么,早已被科学家一一攻破了。
比如太阳火箭的轨道舱就是一个巨大的数据转发中心,能够把截获的数据增强后,发送到一亿多公里之外。为了准确获取实验数据,军方还发射了一枚专用的通信卫星,部署在太阳同步轨道上。
努力没有白费。
二月二十二日,撞击实验完成,在十秒钟之内,提前部署的三百多个传感器发出了观测到的数据。
八分钟后,太阳同步轨道上的通信卫星把数据传回到地面控制中心。
经过初步处理之后,二十三日,钱仲泰亲自启动了最后的演算工作,即利用高能物理学实验中心的超级计算机,以获取的数据为准,对太阳的数学模型进行第二次演算,然后与钱仲泰的理论预测做对比。
要想达到百分之百的吻合,显然不大可能。
根据钱仲泰的判断,只要吻合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就能证明他提出的模型没有错。如果吻合度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就能证明可以通过人工干扰方式引发太阳黑子爆。如果吻合度达到百分之九十八,则能控制黑子爆的强度与持续时间。
至于如何利用太阳黑子爆,那是其他科学家的事。
演算结果是:吻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点六。
也就意味着,钱仲泰建立的数学模型几乎完全正确,只要有合适的手段,就能人为制造太阳黑子爆。
这个结果,没让牧浩洋感到意外。
虽然他不是科学家,但是对钱仲泰的理论研究有足够的了解,从一开始就相信钱仲泰没有搞错方向。东海战争中,钱仲泰准确预测了太阳黑子爆,足以证明他提出的太阳模型有很高的可靠性。
更深入的研究,只是为了验证这种技术的军事应用前景。
因为陆雯还有一些事情要与钱仲泰商量,还需要处理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所以牧浩洋当天单独返回北京,向黄峙博提交了研究报告。
获得了足够的依据,剩下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按照黄峙博的安排,“中华”加速器将在年底开始运转,在二零三一年年底,也就是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