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逃命

第四十六章 逃命 (第2/3页)

军事冲突,也没有动用空军帮助巴基斯坦作战。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如果日本出兵介入克什米尔冲突,中国也会这么做,而中岛俊夫的保证,不足以帮助印度在克什米尔取胜,最终仍然得由印度承担大部分战争义务,根本没有好处可言。

当然,印度总理也不是不想得到日本的帮助,更不是不想打赢这场战争。

在中岛俊夫表态后,印度总理提出,日本需要提供的不是一百架战斗机,而是更加全面的军事援助,包括在军队内部进行战争动员,向印度提供石油、粮食、钢铁、化工产品等战略物资。在强调中国有可能出兵克什米尔后,印度总理还提出,如果中国参加地面战争,日本也要派遣地面部队参战。

这下,中岛俊夫被难住了。

不可否认,只要打通了空中航线,日本空军有能力帮助印度夺取制空权。

战争爆发前,日本空军拥有作战飞机一千六百架,其中F-22A与F-22J四百架、F-35系列战斗**百架、E-3G预警机十六架、E-767J预警机三架、E-2E十二架、K-767加油机十架、各类电子战机三十八架、以及各类运输机一百二十四架、直升机近百架,而且这些飞机中,大部分都已实现国产化。

不管是规模、还是质量,日本空军已经超过俄罗斯空军,仅次于美国与中国。

同样不可否认,日本陆军并不强大,特别是与中国陆军相比。

战争爆发前,日本陆军的总兵力只有二十四万,虽然比陆上自卫队扩大了五成,但是跟中国陆军相比,仍然差了太多。兵力上如此,部队的作战能力差得更远。这点兵力,仅能勉强保证本土安全。

到几千公里外去打一场地面战争,除了兵力,还得考虑后勤保障。

相对而言,后勤保障的问题更加严峻。

就算印度舰队干掉了中国舰队,夺取了制海权,也不可能保卫整条战略航线,更不可能驱逐中国海军的攻击核潜艇。随着战争升级,中国肯定会进行破交作战,让潜艇袭击从日本到印度的船队。

后勤保障跟不上,日本军队就无法在印度作战。

中岛俊夫还有点理智,知道不能卷入地面战争,而且这也是中国的底线。只要日本卷入地面战争,中国很有可能以此为由向日本宣战,在日本完成军事动员前,对日本进行全方位的战略封锁,甚至轰炸日本本土。

到这一步,就不是地区冲突,而是两个世界级大国的全面战争了。

显然,只要发展成为全面战争,不管规模发展到哪种程度,日本都不可能取胜,因为中国有足以把日本摧毁十几遍的核武器。

还好,印度总理也明白这个道理。

只要发展成全面战争,中国不会只向日本开战,还会向印度开战。虽然同时向两个大国开战,会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只要进行战争动员,中国就有能力在这场大规模战争中取胜。

最终,中岛俊夫与印度总理都做出了让步。

按照两人达成的协议,印度空军将向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增派一百五十架战斗机,协助舰队作战,日本则要尽快打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