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金融战争

第三十二章 金融战争 (第2/3页)

计,二零三五年动工建造,在二零四零年之后取代C1级航母。

可以说,这是一份完全能够达到的建设规划。

只是,受条约限制,第二种国产航母将重新设计,标准排水量降低到七万五千吨,不然没有足够的吨位建造其他战舰。

至于还没有开始设计的第三种国产航母,吨位暂时没做限制。

原因很简单,到二零四零年,谁也不能保证条约会延长五年。没有了限制,航母自然可以造得更大一些。

客观的讲,这也是一份非常合理的展规划。

从技术角度讲,在吃透了“黄帝”号之后,先建造一种排水量相当的中型航母,获取必要的航母建造经验。要知道,“黄帝”号是由前苏联建造的,大连造船厂只获得了非常有限的改造经验。完成中型航母的建造之后,建造大型航母,进一步完善建造技术。在有了必要的技术储备之后,才能顺利建造级航母。

如果跨度太大,肯定会出问题。

事实上,这些问题已经暴露了出来。

比如在建造C1级航母上,因为电磁弹射器没有搞出来,所以海军不得不选择在初期安装跃飞甲板,为舰载固定翼预警机安装火箭助推动机,到第一次大修时,再安装电磁弹射器。

又比如,在建造大型航母时,肯定需要功率更大的核反应堆,需要重新开,也就需要足够多的时间。

即便在舰载航空兵方面,重型舰载战斗机也要二零三零年之后才能服役。

如果进度安排得过于紧凑,导致配套系统的研制工作跟不上,最终仍然无法按照计划完成航母的建造工作。

适当放慢进度,等于降低了技术门槛。

另外一方面,放慢进度,也能在未来的大型战舰上采用更多的新式装备,达到一个较高的设计标准。

所幸的是,到了这个时候,海军已经不缺经费了。

傅秀波兑现了诺言,从国务院的额外预算中拨出了三千五百亿,其中一千四百亿分给了海军。

有了这笔钱,加级航母的后四艘被取消,海军其他军备项目都有了充足的资金。

只是,此时的国际局势并不平静。

赴战湖金矿的开采工作在七月三十一日正式开始,八月八日,从第一批一千五百吨矿砂中提炼出来的五百公斤黄金运抵新义州口岸,当天就过了鸭绿江,以偿还战争债务的名义移交给中国央行。

五百公斤黄金不算什么,可是这次移交工作的意义却非常重大。

按照中国与朝鲜签署的协议,在今后二十年内,赴战湖金矿开采出来的所有黄金在扣出了开采与冶炼费用之后,都将以偿还战争债务与建设债务的方式,交付给中国央行。保守估计,至少能达到一千五百吨。

当然,这只是保守估计。

如果隆盛集团扩大开采规模,二十年内的开采量很有可能达到三千吨。

更重要的是,当时谁也无法准确估计赴战湖金矿的实际储量。如果不是三千吨,而是五千吨的话,中国将在二十年之后,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黄金储备国。如果在此期间,中国通过其他渠道增持黄金,则很有可能过美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