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疯狂的顶点

第三百章 疯狂的顶点 (第2/3页)

平面、或者是三维立体,所需要做的,就是避免在展开的时候使基本粒子不至妥泯灭,即富积的能量不会分散·然后就能对基本粒子进行排列组合。

当然,按照量子理论,需要同时展开两个同相同位的微观粒子,并且对这两个微观粒子中的基本粒子进行相同的排列组合。道理很简单,只有当这两个同相同位的微观粒子恢复到高维度状态时,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量子通信系统·而其中的一个粒子将被送往八十光年外的信息,另外一个微观粒子留在地球上。这样一来,前者在外星系探测到的信息,能同步传回地球,展现在人类面前。

要在以往,这种疯狂的科学项目肯定会被人嗤之以鼻。

要知道,当时甚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也就没有人知道,这个项目能否成功,或者需要投入多少经费。

所幸的是,在“准战争时期”,越是疯狂的科学项目越容易得到重视。

结果就是,在接下来的二十年之内,至少有一百亿人参与该项目,其中物理科学家就多大一千多万。

巨大的人力投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二十年内,很多原本看似无法解决的科学难题都得到了克服。

比如,如何展开微观粒子?

当时,人类科学家想出的办法很巧妙,即在一个完全屏蔽了重力场的空间内进行,即展开工作在重力场影响为零的情况下进行,从而使微观粒子在展开的时候,富积的能量点不会消散。

又比如,如何排列基本粒子?

科学家想出的办法也非常简单,即通过影响邻近空间,或者说是改变邻近空间的尺度来调整基本粒子的位置。

当时,还有很多类似的难题都得到了解决。

在科学家的努力下,甚至解决了微观粒子光速飞行时改变飞行方向的办法,即在展开后的微观粒子里面,以基本粒子为单位,制造一台小型的反重力场推进系统,并且由基本粒子构成的量子计算机控制。因为是同时展开两个同相同位的微观粒子,所以还可以通过留在地球上的那一颗微观粒子,控制另外一颗微观粒子在外星系里的飞行轨迹,使其做一些人类想做的事情。

可以说,这次量子力学理论大推进,所取得的成就超过了以往的任何一个科研项目。

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此时对量子理论的认识,已经接近了量子理论的终极形态,即基本上掌握了量子理论的奥妙。

从科技发展的速度来看,人类已经创造了奇迹。

严格算来,人类在量子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只花了不到两百年,即便从量子理论诞生时算起,也只有不到三百年。

这个速度到底有多快呢?

后来,人类遭遇的所有外星文明,在量子理论上花掉的时间都比这个长,平均大约需要一万年左右。

也就是说,人类只用了不到三百年的时间,就完善了量子理论。

更重要的是,这不仅仅是理论,而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十三世纪的第八个十年,也就是人类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