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一章 统一大业

第二百四十一章 统一大业 (第2/3页)

邦国之后再参战,也与此有关。

不可否认,有十个邦国的欧洲联邦已经是欧洲大陆上最强大的国家,可是其影响力也就仅限于欧洲大陆。

问题是,不与中国交战,并不意味着就能避免欧洲战争。

与中国解除同盟关系之后,欧洲联邦立即发动了“欧洲统一战争”,先后以武力征服了波兰、波罗的海三国、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巴尔干地区,最后把战火烧到希腊,还出兵伊比里亚半岛,征服了西班牙与葡萄牙,迫使丹麦并入欧洲联邦,占领挪威之后又与瑞典签署城下之盟。最后,只有芬兰与瑞士以永久中立国身份保持独立,而隔海相望的英国则通过投靠中国,成为欧洲联邦的死敌。

显然,欧洲战争只是晚来了几年。

在通过一系列的军事行动征服了欧洲大陆之后,欧洲联邦成为全球第二大国,获得了与中国分庭抗礼的实力。

问题是,通过武力建立起来的欧洲联邦并不是一个稳固的国家。

更重要的是,英国依然保持独立,而中国通过英国、以及东边的俄国,可以轻而易举的左右欧洲联邦的未来。

后来,欧洲联邦因为民族矛盾而四分五裂,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当然,这些都是很久之后的事情。在大战期间,欧洲联邦加入东方同盟集团,绝对拥有巨大的战略意义。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美国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拉拢的、而且有价值的盟友。

虽然在此之后,英国迫于欧洲大陆的压力,以西方同盟集团成员国的身份参战,但是英国根本比不上欧洲联邦,最多只是为美国在大西洋对岸建立起了战略堡垒,使中国无法在大西洋上做文章。

当然,中国进军大西洋是肯定的事情。

二零五六年一月底,中国海军舰队就开进了地中海,以意大利撒丁岛上的卡利亚里为基地,在英国参战之后攻占了直布罗陀要塞,随后由十二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舰队就杀入了北大西洋。

在大战结束前,中国海军潜艇部队已经进驻法国的大西洋港口。

从某种意义上讲,欧洲联邦参战,最大的贡献就是为中国海军提供了直接面向北大西洋的潜艇基地。有了法国的军港,中国海军的潜艇可以直接进出北大西洋,破交作战效率大幅度提高。

后来,英国在美国之前宣布投降,正与中国潜艇的全面封锁有关。

因为英国是在欧洲联邦完成了参战准备之前投降的,所以占领英国的是中**队,欧洲联邦没能把握住这个机会。

有趣的是,在导致英国投降的原因中,欧洲联邦进行战争动员是关键因素之一。

说得简单一点,英国宁愿被中国打败、被中国出兵占领,也不愿意被法德意主导的欧洲联邦国防军占领。原因很简单,如果占领英国的是欧洲联邦国防军,那么英国将不可避免的被欧洲联邦吞并,而英国参战的直接原因就是不想被欧洲联邦吞并,因此在最后关头选择向中国投降,也就不足为奇了。

可惜的是,英国没有在最初的时候就选择与中国结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