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岐山的新篇章

第二百一十二章 岐山的新篇章 (第2/3页)

当然,换成粮厂就无所谓了。

一分价格一分货,强调极致性价比的粮厂,在第一环节的供应商就不怎么样,自然也就没好意思去要求后面总装厂怎么怎么样了。

消费者也因为它足够的便宜,自然也就还要什么自行车啊。

对于代工厂而言,真正要命的是组装测试的良品率。

而保证良品的关键是质量管理,而且是成本较低的质量管理,这才是以富士康广达和硕为代表的小岛企业的牛逼之处。

题外说一句,虽然大家都说富士康是血汗工厂,工人待遇很一般,但他们的中底层管理中坚,也就是所谓的岛干待遇可是一点都不低,远超国内代工厂同等级的收入,离职率很低。

因为富士康知道,这批小岛管理人才才是他们竞争力的根本。

代工厂的管理难在哪里?

受‘不可言之伟力’影响,华唯是不敢说的,因为华唯的代工厂也不能说。

从苹果的研发流程来看,代工厂的工作分成两个阶段。

前期是新产品的试产,也就是NPI(newproductintroduction),这是是投资花钱的部分。

后期是产品的量产出货(MP),也是赚钱的部分。

量产的核心是什么?

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减少不良率。

就这三点。

如果说这部分工作,国内的代工厂靠拼命挤压基层还有一战的资本,那么NPI阶段就完全拼工厂的管理能力了。

而对于苹果或任何一家甲方而言,代工厂只有做NPI才有资格做MP,二者是高度绑定的。

逻辑也很简单,如果大家都想吃肉不想啃骨头,苹果也找不到人愿意做NPI了。

NPI之所以难做,主要是为了赶上市。

NPI的生产时间短,劳动强度大,同时因为没有量产,所有的测试,组装治具都没有定型,很多依赖手工和经验,整个产线的保密要求高,最重要的是生产的种类繁多,需求变化大。

苹果的产品设计会在NPI阶段采用各种不同的技术并行研发,同时设计也便做边改,很多物料在产线上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试错。

这就要求工厂一方面要有极强的前瞻计划性和执行能力,同时又能随时对生产计划进行更改优化。

想象一下就是在一辆高速行驶的卡车上,边开边更换零件,甚至要在某些车辆腾空的间隙把轮子也换了,这样的试产模式对于没有经验的管理层而言简直就是灾难。

代工厂同时还要在试产阶段,就要尽量把量产可能出现的问题解决或者定义出来,要清楚的知道自己按现有的良率在进入量产以后能不能赚钱,良率改善的空间在哪里,有多大,否者一不留神就会亏本。

简单讲,在进入量产之前,代工厂会跟苹果的运营团队进行谈判。

谈什么?

谈良率。

代工厂会根据试产的状况和未来的改善计划,定一个可以接受的良率。

比如95%。

这个95%就是富士康在每一台iphone上能赚到1美金的基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